品味红色经典书目演讲稿
《你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
各位评委、同志们: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书心得,我演讲的题目是《你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
我常常沉浸在这样一个场景中:安静的空间,优柔的灯光,一杯清茶,手捧一本心仪已久的好书,熨帖着平日浮躁的心灵。于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一本书或书中的人物会在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当我们迷惘困惑的时候,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在我心里就有这样一个人物——周恩来。这个于1898年生人,1976年离开我们的共产党人,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充分诠释了共产党员应有的崇高品质,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领袖,推动着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现在,春天已经来了,总理生前居住的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而他的主人已经离开我们35年了。总理喜欢海棠花,每当工作繁忙的时候总爱在海棠盛开的院落里散散步,放松一下。他常说: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似乎也是总理一生的写照,从总理身上我读懂了责任与担当。
1949年,站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的起点上,历史的重担落在了51岁的周恩来肩上。时任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总理和第一任外交部长的周恩来,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对内要建设一个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对外要把新中国推向国际舞台。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新中国第二次参加国际会议,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全面体现了周恩来总理的外交魅力。会上,他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之间的和平相处架起了一座桥梁,这种高瞻远瞩的外交思维一直沿用至今。有人这样评价万隆会议中的周恩来:他在会议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排难解忧、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那个人。
我常想,是什么样的强大信念,支持着总理能够运筹帷幄,在充满敌意的国际舞台中化敌为友,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开拓天地。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在给邓颖超的一封信中,总理这样说:“在我们身后有无数的烈士,我们这些幸存者继承他们未完成的事业,一想到他们,我就感到任务很重,要加倍的努力把工作完成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是啊,为人民服务。总理生前身上经常佩戴的一枚徽章上面就是写着“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不仅刻在徽章上,也深深地刻在总理心上。1972年5月18日,周恩来被确诊膀胱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他仍然超负荷的工作,为国为民、鞠躬尽瘁。1975年6月以后,已经经历了四次大手术的周恩来,清醒的估计到自己的生命“还有半年”时间,于是他拖着只剩下61斤的重病之躯经常连续工作18个小时,与病魔抢时间。1976年1月7日,已经进入周恩来生命的倒计时,总理病情恶化,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深夜11时,弥留中的总理从昏迷中醒来,他微睁双眼,认出了医疗组成员吴阶平大夫,用微弱的声音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就是总理留下的最后的话。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7分,周恩来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78岁。敬爱的周总理带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眷恋,离开了人世。遵照周恩来的遗愿,他的骨灰撒向了祖国的江河湖海。他个人没有留下任何有形的遗产;然而,伟人长逝,他在人民心中留下了座座无字的丰碑。在总理遗体从北京医院运往八宝山革命公墓沿途的十里长街上,数百万群众自发的聚集在街道两侧,在凛冽的寒风中肃立致敬,与总理做着最后的告别。当灵车缓缓通过时,人们含悲饮泣,泪眼相送,“亲爱的周总理啊,你在哪里?人民的好总理啊,你在哪里?”人们心中的呼唤,化作一曲哀乐回荡在长安街上空。
是什么感动了这百万计的群众,是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的周恩来,向我们诠释了生命价值和意义。站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财富积累中,我们已经不再贫困了,浮躁、拜金、腐败的现象在我们的周围已不再陌生。但总理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他的高尚品格象种子一样种植在我们心里,当我们面对诱惑、怀疑信念的时候,让美丽的心灵之花,帮助我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从总理身上,我深深的感受到什么叫做“俯首甘为孺子牛”;从总理身上,我明白了什么叫做“有的人死了,可他永远活着”。
记得上大学时,哲学老师说的这样一句话,对我影响甚为深刻:“所谓英雄,就是能够对自己的选择担当起一切后果的人。”总理选择了象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的最后一丝光芒,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于是,周恩来这个光辉的形象,这样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里,成为了我心中的一盏明灯,始终为我照亮前方,帮助我在人生的每个十字路口,都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
这就是一本书和一个人的力量,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审视自己的职业定位与人生追求,让我们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最后借这个机会,还是让我们共同分享这样的场景:优柔的灯光、一杯清茶,一本心仪已久的好书,带我们走进安静而平和的心灵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