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历史高中历史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人教版历史必修1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积极贡献。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分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的不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方法,鉴别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和意义,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使学生掌握利用表格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②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通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本节重点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有着密切联系。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充分体现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因此,重点掌握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其它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本节的另一重点是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确立新型的国际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赞扬。深刻理解这一内容也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当今国际事务。
教学难点:(1)对新中国初期制定的外交方针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此方针的评价。要正确理解这个方针,必须分析建国之初国内外复杂的形势。高一的学生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比较缺乏,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2)“求同存异”方针的内容和影响
3、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教学方式:小组讨论、分组发言、师生换位讲解、教师总结升华。
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4、教学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4分钟)
导入语:翻开中国近代史,呈现在我们面前是总是一幅幅伤心惨目的画卷: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经济凋敝,生灵涂炭,“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一条条不平等条约,像是一个个噩梦,萦回不去。“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国际舞台,长袖善舞,尽展大国雄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今天,我们就学习、感受共和国的外交。
多媒体演示:国旗飘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
 
学生思考
新课的导入至关重要。新课标要求我们老师像导游一样,导游要善于调动游客的情绪,让旅途轻松愉快而不至于疲惫。其中第一个景点就要能抓住游客,成为游客的兴奋点。而新课的导入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兴奋点。这节课我采取”抒情独白”的方式导入新课,目的是设置一种情景,让学生感受历史。
(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8分钟)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然后每组派一名同学在班上交流。)
1)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环境?
2)建国初期国际关系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建国初期我国为什么要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4)用表格归纳概括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的内容、含义及其意义。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中华民国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各学习小组在发言过程中教师可适当进行引导,指引学生完整解决这些问题。如:(1)建国初期的国际关系,教师可打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把问题回答完整并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2)讲为什么要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时,可提示学生从政权性质、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国际环境、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史等方面回答,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由政权的性质、国家利益、国际环境和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3)结合课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外交政策三项基本方针的含义及实行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利用课件引导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辩能力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外交成就──开拓外交新局面(8分钟)
 
提问: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后,我国在外交上取得哪些成就?
课上选取制作较完整的课件,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来进行讲解。
时间成就意义1949.10—1950.10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教师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1950年至1953年抗美援朝事件中,同样是一个国家的军队进入另一个国家,为什么把美国军队进入朝鲜称为侵略,而把我们称为援助呢?
[幻灯片·2]作为新时代的公民,你认为国与国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外交关系?为什么?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建立平等、互利的、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外交关系才可以持久,并进一步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学生思考、回答
(有助于学生更好领略周总理的个人外交魅力,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突出重难点。加深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学以致用。)
(三)走向国际舞台(8分钟)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幻灯片·3]材料:(万隆会议)会议发言中,大多数代表都谴责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但由于受到美国的挑拨,有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团长诬蔑共产主义是“新式殖民主义”;还有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团长也声称,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1.如果你是中国代表团的成员,面对这种变化,你有哪些感想,你要采取什么对策?
2.当时周恩来总理又采取了哪些对策?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求同存异”的方针所包含的内容及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为世界所做的贡献。
学生思考、回答
 
巩固与练习(5分钟)
 
幻灯片展示8道选择题
学生经过思考回答
检查基础知识的掌握
小结(2分钟)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在正确的外交政策和方针的指导下,取得了一系列的外交成就,新中国已经在国际舞台上站稳了脚跟,这为我国外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场辩论赛。
正方:“弱国无外交”
反方:“无论强国、弱国、大国、小国,都有外交,且外交上都一律平等”
 
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板书设计
另起炉灶
           外交基本方针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新中国   初期实践成果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初期的                      十多个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
 交   外交政策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走向国际舞台    参加日内瓦会议
                                  参加万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