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历史高中历史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2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学设计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解读:
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
(1)掌握以下基本概念:欧共体、不结盟运动;
(2)分析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影响、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认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导致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解读:本课表述的是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即在美苏“冷战”的国际形势下,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第三世界通过不结盟运动形成一支新的国际政治力量的过程。通过《课程标准》和《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两者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但广东省教育厅制定的《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将要求明确为掌握概念、分析原因与影响、认识规律,可操作性更强,便于一线教师明确教学任务。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八单元3课中间的一课,第25课《两极格局下的世界》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背景,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所以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分析课题可以发现本课讲述的一大突破口是多极化的“极”如何理解,二是趋势的“出现”是一种什么状态?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将本课与26课合并,讲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其中侧重加强,淡化出现。单独上这一课的话,如何将“出现”这一状态讲述清楚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讲述了在美苏两极格局的背景下,三个国家或国家联合(政治力量)的团结与发展。一是传统强国——西欧:西欧在二战遭到重创后,为摆脱美国控制和重现雄风,走上了联合的道路。从50年代到70年代,从舒曼计划到欧共体,他们克服了自身法德两国的历史恩怨,冲破了来自于美国的压力和束缚,终于发展为今天世界上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欧盟,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二是战败国——日本:作为战败国,日本既是战争的责任者同时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如何尽快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日本抓住了历史的机遇,把本民族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依靠了美国的帮助又成功地摆脱了美国的控制,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完成了自身的飞跃。三是弱小国家——第三世界。他们在两极格局之下是弱势群体,他们不愿卷入美苏争霸,珍惜来之不易的独立与发展机会,为求自保与发展,他们通过不结盟运动走向团结。中国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改革开放走上民族复兴之路,并且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多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设计针对的是程度较高的学生,并且本课是必修Ⅰ最后一单元的倒数第二课。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相应的基础知识与历史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并要求学生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如在两极格局下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国际形势下,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第六单元)与外交政策(第七单元)进行评价;也可以适当对必修Ⅱ进行一些铺垫和准备工作,以利于下一模块教学的展开,如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政策如何?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又会呈现出何种特征等。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基本概念:欧共体、不结盟运动;分析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影响、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了解欧共体、不结盟运动形成、兴起的过程;知道两极格局受到来自多种力量的有力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从多层次、多角度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分组,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并且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通过漫画、背景地图、发展过程曲线图,让学生对世界格局形成整体认识,培养从材料中找寻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法德关系历史与现状的分析,让学生感悟中日关系发展的症结与解决思路,培养学生和谐的世界观;(2)通过美苏争霸、对抗导致双双衰落,西欧、第三世界以合作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的对比,体会到和平、合作、发展的重要与来之不易。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发展历程与影响;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在两极格局下出现多极化趋势的世界形势;法德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六、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教学方式:分组合作学习,师生对话。
教学用具:课件、文字材料、漫画、地图等。

七、教学过程:
情景创设导入:出示漫画《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引导学生观察导弹上的国旗、两枚导弹下的人群,想象美苏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局势——紧张、对峙、争霸。

问题设计:在这样的氛围下,在两大阵营内和非两大阵营的国家与地区的人民希望本国走怎样的道路?

角色分组:将全班同学分成西欧、日本、发展中国家三组,每组同学根据教师提供的文字、图片资料,分组讨论与思考:在两极格局之下,除美苏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为了摆脱控制,力求发展,但在合作与发展的道路上,他们各自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他们又是怎样克服这一困难的?
西欧组:最大的困难是法德之间的历史仇恨。
出示材料:法德之间打了1100多年,据历史学家统计,双方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其中大战23场,平均50年打一场大战。战争没有解决法德之间的宿怨,相反仇恨越积越深,积重难返。
问题:法德之间应该如何解决上千年的仇恨和积怨?
出示材料:法国和德国或许可能长期真诚相待,这对于两国以及欧洲都具有莫大的好处;或者继续相互疏远,互相对抗,从而使自己遭到不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德国和法国必须结成紧密的友谊。只有德法之间的友谊才能拯救西欧。
——法国总统戴高乐
1970年2月7日,前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犹太人下跪世界惊呼“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意志!”
别相信千年古老的谎言:耻辱可以用鲜血洗刷掉;要相信新的真理:耻辱能用荣誉洗掉,用赔偿、转变,用迷失了的儿子的话来洗刷:父亲,我犯过罪,今后我将不再犯罪!
德国勇于承认战争责任和罪行的行为,勇敢面对历史和真诚道歉,不仅赢得了宽容与尊重,也使战后欧洲建立起新的信任关系,为欧洲真正的合作打下基础。法德问题基本解决后,欧洲一体化进程迅速发展。

日本组:最大的困难是自身的封建残余与战争造成的经济破坏;来自美国的控制。
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
归纳原因如下:
内因:
⑴ 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⑵ 政府一系列措施,如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等;
⑶ 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⑷ 民族的团结、向上精神;
外因:
⑴ 美国大力扶植;
⑵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发展中国家组:最大困难是历史文化差异;社会制度差异。
解决方法:求同存异。
问题:随着日本、西欧的经济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你觉得这些国家和地区会进一步提出什么要求?这些力量的改变又会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新的影响?
欧共体:对欧洲:“用一个声音说话”;对美国:摆脱美国的控制。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发展中国家:反对新殖民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总之,以上国家和力量的发展对两极格局构成了有力的冲击。
小结
在美苏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对抗导致双双衰落,西欧、日本、发展中国家却在和平、合作中抓住了发展的机遇,成为制约美苏两极的重要力量,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虽然在长期内美这一极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多极化趋势已不可逆转。其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会是怎样?且听下回分解。
拓展探究:从50到80年代,在两极格局之下,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中国在这个国际大舞台上应该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你对这一时期中国所扮演的角色有何评价?
思路提示:可以对新中国这一时期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的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结合第六、七单元所学)

八、教学反思:本课设计时的基本思路是总—分—总,从两极格局入手,分述两极格局下三支重要的国家和地区力量的崛起,最后总结这三支力量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在这种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下中国应该如何自处,对前两单元所学的内容进行分析评价。
从课堂结构看比较完整,但由于最后总述影响时侧重对国际格局的影响,所以影响的分析不够全面。
另外,本课所讲述的历史与现实结合紧密,但其时间又不能超过苏东剧变,所以选取的相应史实学生不太熟悉,如果能有一个学生熟悉的史实贯穿课堂,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