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历史高中历史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宋明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第三课 宋明理学基础测评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下列四个历史时期中,哪一时期的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的主张

A.魏晋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宋代新儒学吸收、融合的思想包括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与“天人感应”说

C.道教和“三纲五常”说  D.佛教和“经世致用”说

3.下列哪位人物不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

A程颢(1032—1085)B王阳明(1472—1528)C朱熹(1130—1200)D程颐(1033—1107)
4.“二程”和朱熹在认识论上提出的重要命题是

A. “理气论”  B. “致良知”  C. “格物致知”  D. “心外无物”

5.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B.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D.反对民主启蒙思想

6.以下有关程朱理学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是唐代以来复兴儒学运动的产物

B.自宋代以来就成了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C.朱熹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D.可以通过《四书章句集注》来了解理学内容

7.以下哪一观点比较经典地代表了南宋陆九渊的学说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    D.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8.提出“致良知”学说的是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王阳明

9.明代王阳明把“理学”发展到“心学”的新阶段,总体看来,“心学”的内容包括

①“心即理也”  ②“天地万物皆备于心”  ③“致良知”  ④“心外无理、理外无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下列关于理学发展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宋的程颢、程颐二兄弟是理学的重要开创者

B.北宋的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

C.陆王心学是理学的组成并推动了理学的新发展

D.明代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二 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

材料三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在思想上有何相同点?

(2)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一、二又有何不同?

(3)据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的不同,概述阳明学的特点。

(4)从材料一、二到材料三,反映了宋明理学怎样的发展脉络?就宋明理学的积极意义谈谈你的看法。

12.简要概述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古代中国的影响。

13.结合以下材料,阐释王阳明的“良知”说,并且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二《答聂文蔚》


参考答案
第3课 宋明理学

一、选择题

1.B  2.A  3.B  4.C  5.B  6.C  7.A  8.D  9.A  10.B

二、非选择题

11.(1)理为万物的本原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先理后物。

(2)材料三认为人“心”为宇宙的本体,而材料一、二则认为“道”或“理”为宇宙的本体。

(3)将一切事物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以内在的主体性取代外在的客体性。

(4)从程朱理学转向心学阶段,理学走向极端。积极意义,例如: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等。

12.程朱理学主要由“二程”和朱熹的思想构成。①“天理”是万物的本源;②人伦道德、尊卑等级都是“天理”;③理气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理先于气而存在,而理之源又在于天理;④心性论,人们应该克制自己,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尤其要“存天理,灭人欲”;⑤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但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特别是用纲常名教几条绳索,把人束缚得更紧。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13.“良知”在王阳明认为就是本心或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心,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存在着的,是天地之心,所以,他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没有“良知”,天地万物和社会人生都将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无,所以“生民之困苦荼毒”的疾痛远不如“无是非之心”的疾痛。但他又认为,良知往往被私欲侵蚀,所以要去掉人欲,恢复良知,加强道德修养,通过知行合一以遏制伪善流行。

就一般意义上的加强道德修养、“致良知”来说,具有积极的启迪作用,但是,他的良知说,陷入一种主观的唯心的思辨中,却是不足取的,也不是对认识和实践的科学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