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 内战烽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抗战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政权相勾结,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的资料,认识到美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
探究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和毛泽东冒险去重庆谈判的原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问题,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认识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取胜的法宝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
【教学重点】重庆谈判
【教学难点】挺进大别山
【【教学手段】 讨论探究,自主合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日本投降的时间。
抗战胜利的意义。
二 情境导入(师)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所指出的“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是谁燃起了内战的烽火?这节课我们学习17课内战烽火
三.讲授新课:
一)重庆谈判
学生阅读导入框并观看课本插图《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教师问:抗日战争已经胜利,蒋介石为什么还在运兵?
学生回答 :阴谋发动内战
教师问: 蒋介石一边运兵,一边又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这是为了什么?
生讨论回答:进一步赢得内战的准备时间,也为了制造舆论来欺骗人民。
教师问: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吗?
学生讨论回答:不能。因为蒋介石的既定方针是要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中共的目的是要推翻这种反动统治。
教师问: 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作为中共中央领导核心的毛泽东该不该亲自到重庆去谈判?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只要能够说出理由,不管说该或不该,都应给予鼓励)
指导学生观看89页第一幅插图
事实是──毛泽东冒险去了,在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揭露了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同反动派在政治上进行了较量,最终达成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使自己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
教师过渡 蒋介石很快就露出了他阴谋家的嘴脸,撕毁协定,挑起了战争。
二) 转战陕北
1946年6月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的开始。
教师讲解 由于共产党执行了正确的方针策略,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的全面进攻很快失败。国民党被迫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目标定在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1947年毛泽东率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彭德怀、贺龙率西北解放军同敌人展开周旋,打退了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教师问:西北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够粉碎敌人的进攻?
学生读90页阅读文字讨论得出:主动撤离──保存实力;“蘑菇”战术──拖垮敌人;引进“口袋”──全歼敌军。
教师问:这个历史事实说明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中共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和方法,才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粉碎敌人的进攻。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胜利的关键。
教师过渡: 当时蒋介石的主要兵力同时也在山东进行“重点进攻”,毛泽东说他这种兵力部署“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只要攻其薄弱,从中间突破,就可以直接威胁敌人的心脏地区。承担这项战略任务的是刘邓大军,他们进攻的方向是大别山。
三) 挺进大别山
展示地图,让学生找到大别山的位置,认识到大别山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师过渡:挺进大别山头一年里,敌人对中原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等地发动进攻,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守。但是我军在正确战略作战方针指导下,大量歼灭敌军,粉碎了敌军的进攻。战争形势的变化,使人民解放军具备了转向全国性战略反攻的条件。
学生讨论动脑筋: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
学生回答:当时战局已经发生变化,敌军的进攻被粉碎,我军具备了反攻条件。刘邓大军这个军事行动采取的是进攻态势,把战场摆到国民党统治区去了,严重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并带动了其他各战场的解放军转入反攻。
四、小结:本节课重点学习了重庆谈判和挺进大别山,这是人民解放战争的前一阶段,下一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大决战
五 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17课内战烽火
一 重庆谈判 二 转战陕北 三 挺进大别山
背景 内战全面爆发 时间
时间 的标志 人物
结果 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识图的能力。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有多媒体的演示,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