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教育部制定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得到了国务院的同意,意味着未来十五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调子基本确定,但这一《纲要》又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 ,教育部公布了“20个重大问题”(以下简称20条)请社会各界“出主意想办法”,据称,“1个月来,各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建议110多万条。其中,《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共收电子邮件2254封、信件248封,网民通过教育部门户网站发帖2835条。累计收到征文活动稿610篇。”(见《第一轮征求意见情况》,教育部门户网站,2009年2月13日。)领导、专家和网民都发表了很多意见,比较热闹。仔细对比《纲要》“征求意见”的精神和教育部“20条”“征求意见”的精神,不难发现,前者关注的是未来15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宏观问题,后者则更多地寻求教育发展中具体问题的“解”,到底哪方面是根本呢?读者确实有点模糊了。
《纲要》中关于未来十五年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主要任务”尤其引人注目,《纲要》在第三款“主要任务”的第四项中说:高等教育要“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1.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优化人才培养结构;3.造就和凝聚一支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4.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5.提高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6.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归结起来,高等教育未来十五年“改革发展”的任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高校本身发展的要求。有两条,一是“提高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具体的办法是“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和“鼓励和支持高校承担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特别是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战略性研究的课题,推动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二是要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教材体系。”
第二,要培养能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人才,就是关于高校师资建设的,即“造就和凝聚一支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具体的办法是“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及“制定特殊政策措施,支持高校引进一批年富力强、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和科技尖子人才。”
办高等教育
第三,培养人才。具体的内容是“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要的办法是“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具体的内容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归结起来,就是,高校要具有“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和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教材体系”的能力,高校要用“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学生。
问题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此之前不论)中国高等教育难道不是这样发展的吗?结果怎么样呢?
第一个问题,如果回答“是”,那么,未来高效改革发展的任务就是“坚持”和“完善”而已。如果回答是“不”,那么首先得解决过去“三十年”高等教育的“特点”和未来“十五”年高等教育的“特点”的不同之处究竟何在?
第二个问题,说“好”的大有人在,说“不好”的大有人在,但有一个客观标志,建国60年来,前三十年没有中国本土的学者获得诺贝奖,后三十年还是没有中国本土学者获得诺贝尔奖,可以推敲一下,“十一五”教育发展《纲要》实施以后的未来三十年,能否有中国本土的学者会获得诺贝尔奖呢?当然,诺奖只是一个参照物,但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物。
个人认为,“十一五”教育发展《纲要》实施以后的未来三十年还是不会有中国本土的学者获得诺奖。仔细阅读“十一五”教育发展《纲要》,尤其是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部分,可以说,未来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实用主义”将变得比现在还彻底,我们可以期待中国将出现成批的“工程师”,但“科学家”却很难育成。
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甚至整个教育)的症结所在就是“体制”,《纲要》是关于中国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将会对未来中国教育产生深远影响,“要建立什么样的中国教育”这一个问题不解决,我们还会重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老毛病。前几年“大学文化”讨论成为热点,有专家指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后将重心转向内涵建设,一些高校的不适应性也随之凸现出来,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功利性倾向日趋突出;二是趋同性倾向日趋突出;三是高校合力和活力不强的现象日趋突出。所有这一切,表面上是具体的战略问题、政策问题、方法问题,但本质上是大学的理念问题、文化问题。”(李宣海:《大学文化引领大学发展》,可惜这一问题未能深入讨论下去,因为一涉及到“体制”层面,话就不好说了。现实中的高校“不趋同”都不行,随便上网查一下,“校训”相同的高校有多少啊!你就可以明白“趋同”的严重性了。
一句话,《纲要》太重要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不解决,教育、高校会停滞不前,而“中国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制度”不解决,中国教育,中国高等教育也会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