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化纲要”心得体会
21日我系组织全系教师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通过学习我深受启发:优先发展教育,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规划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要实现的目标,使人鼓舞振奋,给我们描绘了未来美好的蓝图。
一、指导思想
“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国力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
二、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三、高校教育
(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在未来十年里,高等学院教育结构将更加合理化,专业特色更加鲜明,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从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出发,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提出,这也是第一次提出要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三)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对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明确了政策方向,特别针对科研领域当中的体制性障碍,要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和教育的资源共享。不仅是科研的资源要共享,而且我们将来产学研的教育资源也要深度的合作和共享。
(四)要牢固树立高等学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高校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五)必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因为我们国家现代化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区域的差异性是世界上不多见的,很难沿用学术学科评价的单一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为此,《规划纲要》的文本也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们的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这里面有两点是需要注意的,1.家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这里不光包括本科的大学和学院,也包括高职高专的学院,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且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包括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2.化学科专业等结构,这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鼓励东部高等教育率先发展,也就是说让高校既能够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还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需求办出特色,这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打造高质量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综上所述,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教师要淡泊名利,自尊自爱,艺人格魅力和学时魅力去感染学生;不断的提高自我业务水平,提高专业水平及教学能力;教师有付出就要有回报,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不断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关。
五、对《纲要》的展望
我们从规划纲要》的文本自始至终做到了问计于民。纲要的制定者已经把尊重人民意愿、倾听群众呼声、坚持科学发展、实现民主决策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教育领域深层次难点问题的解决,需要各种力量持续不断的推进,公开讨论必将有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公开讨论本身的独立价值,甚至可以说是一次有效的公民教育。这是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计划,利于民、利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