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常用文档读后感
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读后感 让语文滋润每一个学生的生命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让语文滋润每一个学生的生命
——读《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有感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于老师践行着“生命与使命同行”的教育责任,直至80高龄,还在历久弥坚地反思着自己的教育教学,她用那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和发自肺腑的朴实文字,为叶澜教授的这句话注入了无尽的底气,并使之成为了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
常常听见老师们这样的议论:假如“民族精神、生命教育”等字眼出自于别的名师之口,总觉得包着一层虚伪的东西,但于老师所说的“民族精神、生命教育”却能直指人心,甚至感觉他们之间已完全融为了一体。是的,反思是于老师的一种专业品质,更是于老师的一种生命状态。而她的反思之精髓,便是如何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绿洲,让学生在受到语文滋养的同时,能自觉地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于老师说:“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一直是我从事语文教学孜孜以求的目标,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正因为如此,所以她的反思渗透在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的各个层面,而其中最最首当其冲的便是“目中学生知多少”。我想这该是“生命教育”的最本质的也是最直接的体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二期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课堂的“清水源头”在哪里?课堂的生命活力又缘自何方?于老师认为其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是与自己相平等的生命个体来对待,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灵性和悟性是否得以被唤醒。因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更多地像农业,而不是工业。”因此我始终觉得语文教师更应该像一位农民,带着对种子的企盼和对果实的热望,像侍弄庄稼一样去待弄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充分享受语文的智慧,吸吮语文的营养,在他们拥抱语文的同时,也让语文滋润他们的整个生命。回想自己在一线工作的经历,值得庆幸的是,我在以下的两个方面和于老师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1.丰富语文的外延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人人都熟知的美国教育家华特的一句经典概括。我开阔着自己的思路,作了较多的尝试,学生和我一起尝到了生活处处有语文的甜头。
在课堂教学中,我会适时地把自己生命中的经历与见闻巧妙地穿插在文本内容的讲授中,让知识或道理变得更加感性与直观,一届又一届学生脸上荡漾着的同样的微笑让我把这种做法一直坚持到了2007年——我的最后一届学生;我也会紧紧抓住发生在学生周围的每一个有意义的细节,让他们或描绘或议论,交流时的热闹场面又促使着我更细心地去关注生活。我立足于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读者》、《青年文摘》、《中文自修》,甚至是学生摘抄来的文章,都可以成为我们赏析的内容。2004届的那一拨学生,我带着他们一起读完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2005年的寒假,又拜读了他的《借我一生》,正是籍以这样深厚的阅读基础,颜怡霞同学在我布置的一篇命题作文《我最喜欢的一个字》中,把余秋雨的深厚学识,不向批判干将低头的傲然风骨以及笑纳文化小人的宽阔胸襟巧妙地移嫁到“水”字上,赞颂了“水”的源远流长、流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度;钦佩于“水”、“抽刀断水水更流”、“滴水穿磐石”的坚韧;褒扬了水甘愿帮人洗去一切污垢,容众多生物于自己怀中的气度……
根深则叶茂,膏沃则光烨,没有“万卷”之功,哪来“有神”之笔?其实语文教学的真谛原本很质朴。带着学生在生活的海洋、在书的海洋中快乐地遨游,那悲欢离合的场景会撩拨他们的阅读兴致,那爱憎分明的情愫会化为他们笔下的华章。
2.创设语文教学的人文环境
早就听说“茸城热线”上经常有学生对教师进行品头论足,按捺不住心头的好奇,我也上网查找了一番,起初看到的都是褒奖,心里颇觉欣慰,后来有学生发了这么一个贴子:“我觉得曹怿岚老师不怎么样,她关注两头,大概是好学生进重点她可以多拿资金,差学生教好了她有成就感。”
我不知道那学生是谁,但我要感谢他,是他让我真正地懂得了对待学生,犹如对待葡萄,只有双手捧才能捧起整串葡萄,假如单手拎就总会有掉下的。从此以后,我在语文教学中把关注的眼光撒向每一个同学。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机会上讲台当小老师、进行课本剧表演、针对课文中有歧义的人物形象进行辩论。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一次活动是上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让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似乎是一道不易跨过去的门槛。于是我把这作为一项回家作业。具体做法是:让学生找一段自认为和诗歌情感基调相一致的音乐,对课文进行配乐朗诵,然后把录音带到学校,让全班同学欣赏,并由老师和同学共同打分。
后来,录音带全部拿来了。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独立空间里,学生的情感发挥到了极致,有的甚至因为激动而声音颤抖,在自我欣赏中,在与同学的比较中,他们知道了自己的背景音乐是否选得合适,语气轻重是否自然,诗人的爱国情感是否恰如其分地得以表达……
我一个都没落下。课堂气氛空前活跃,不管是处理得好与坏,我则一律打了九十以上的高分,他们则希望我今后多给这样的机会,我又何乐而不为呢?就是在这种活泼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在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中,学生打开了所有的感官,在语文的滋养下,拓宽了视野和心灵,学会了自由地思想。
由此,我深深地感悟到:人文精神的培养其实不需要“培养”,但绝对需要阳光、气候、土壤。这种“阳光、气候、土壤”就是一种民主教学的氛围,对于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师而言,应该在每一堂课上,都能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涵养宽容。
感谢于老师的这套丛书,我觉得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提供给了我们一些样本,更在于传递给了我们一种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也让我们感知到了教学的艺术和智慧。
都说天才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得以成功的。我不知道于老师算不算是一个巨人,只是在我的心中,她的女性所特有的细腻、可亲、慈祥等一切的一切,都和“巨人”这一概念是划不上等号的,我也绝不忍心踩在她的肩膀上,哪怕只是心中的一点幻想。我只愿自己能静下心来,领悟书中每一个于老师用生命化结的文字,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少走一点弯路,配做于老师的学生,那就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