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张文质的《中国教育随笔》,给了我一些想法和启示,感想颇多,提笔写下自己对于教育的一些小小的认识和感触。
从古到今,学生是教育的主角,是学校的财富,是老师的责任所在。因此,作为学校,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为本的关键是什么呢?我认为,其关键是建立和谐的课堂教育,师生互动、学生互动都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进而调动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启迪心智、优化思维,学会团结协作,提高发展社会活动能力。学生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理解知识的形成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感性知识向理性能力的转化。才能使学生的心智、思维有一个好的锻炼与提高,才能让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深知在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莫过于师生关系,师生能否和谐相处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只有教师的“爱生情”,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和宽容学生,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爱,还要让他们享受到爱,更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去爱他人。并且我经常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改革教学的方法,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只有建立起师生相互尊重、平等博爱的关系后,才能实现教育教学成果的最大化。
张文质说道:“今天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对所有弱小,无助的孩子而言,最基本的保障,列为第一位的应该是:安全,身心的绝对安全。首先必须保证他们远离所有的危险,保证他们在课堂上、课间活动时、游戏与集合时都拥有人的珍贵的尊严。他们可以放心地行使自己所有的权利,而不担心任何体罚、斥责、谩骂与侮辱;无论他们多么愚顽,智力有多大的缺陷,行为由于无法自制的天性而多么严重的触犯纪律,学校都不应当使他们感到恐惧,教师都不应当使他们感到恐惧。只有安全的居所才真正有助于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才真正有助于自由天性的不断成熟,才真正有助于使孩子们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充满了对人的信赖。”
据我观察,在今天的学校里,学生们普遍缺乏的就是这种身心的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的缺乏使他们的成长之途布满了荆棘,而这一切几乎成为每一个学生共同的命运。因此,作为教育的主体的学生,应该时刻让他们感受到安全感,对教师的安全感, 对学校的安全感,只有彼此之间互相信赖,有了安全感,学校才能有更好的教育,学生才会有更好的学习动力。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虽然谈不上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但是我觉得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坚持这种理念,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开学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三百下,大家能做到吗?”同学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呢?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同学们:“每天甩手三百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起,这回,坚持的同学只剩下八成。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同学们:“请大家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活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外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可见,成功的背后是靠着一股子信念,靠这一股子坚持,而我作为教师,也会一直坚持以学生为本,向学生所想,为学生考虑。同时,我也要时刻鞭策自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有与学生之间达成了默契,才能有更好的成果。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心境和行为影响很大。因此,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实现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运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发展,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作为年轻教师,拥有亲和力是最大的优势,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优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走进他们的心里,这是值得我去深思的。平时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关注一些他们关注的事物,了解他们最近的潮流信息,让学生与自己的代沟越来与小,成为孩子们心目中可以信赖依赖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