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小论文
科学是一门综合理科,也是一门初中学科中两极分化最为显著的学科。特别是学生进入七年级的学习阶段后,随着科学知识面扩展和知识点的深化,许多学生感到科学知识越来越难学,越学越没劲,影响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效果。制约学生学习知识的因素有许多,就学生方面而言,主要有①学生的外部因素。如教师对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关键点的提示,知识难易程度,教材的编排体系。②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如学生具备的科学知识的认识结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包括实验技能)等智力因素;以及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动机、兴趣、情绪、意志乃至学生的气质、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而对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尚较缺乏而且不十分全面。本文试对后者进行一些初步探究,旨在抛砖引玉,以引起更多的同行关注对非智力因素全面的深入的研究。
传统的科学教学着重关注的是学生的认识结构、学习智力、学习能力,主要考虑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目标除了认知目标、技能目标还包括动机、兴趣、需要、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即情感目标。学习效果与这些非智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应重视这方面的培养,开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内部“发动机”。
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要使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最好办法是使其懂得这门学科的价值。正确又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想方设法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意义的教育。
学生对科学的学习过程中,展示在学生面前的也是一部科学发展史。教学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动机。
结合学习内容,向学生讲述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知道某种物质,某一个规律的研究与发现背景;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家不畏艰辛的科学作风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从而激发学生树立起学习科学的远大目标。
②发掘教材与现实的结合点。向学生讲述科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如讲授“电阻”和“光的反射和折射”时,向学生介绍“超导现象和超导体的应用”、“光导纤维与光纤通信”;讲授“碳的几种单质”时,补充介绍“C60”这种新物质及其应用前景;讲授CO2、SO2,致冷剂、塑料时,向学生介绍“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以及“白色污染”等当今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讲授“遗传物质”时,介绍21世纪极有发展前景的“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等。
③结合学习内容,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如讲述“水能”时,介绍我国最大水利工程“三峡水电站”等;再如讲述“天然气能源”时,介绍坐落于本镇的萧山发电厂将在三期工程建设中,引用“东海气田”的天然气来发电,减少用煤发电对环境的污染。
教学实践表明,向学生适时介绍上述课外知识,不仅开阔学生的眼界,也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2. 发挥实验教育的魅力,培养学习兴趣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不仅是科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石,也是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必由之路。实验既能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发展智力和培养技能,也能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①利用实验,设置悬念。例如学生在学习了“浮力”公式以后,由于学生不很理解公式中字母的涵义,会产生乱用公式的错误,为此,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取一只50毫升小烧杯,倒入5毫升的水,另取一只直径比烧杯略小,体积约40厘米3的钩码,先用弹簧秤称出钩码所受的重力,用纸挡住弹簧秤的示数和指针,再将挂在弹簧秤下端的钩码慢慢浸入水中,这时水被钩码排开,逐渐浸没钩码(钩码不与杯底接触),要求学生计算水对钩码的浮力,许多学生用F浮=ρ水gV水,求得浮力为0.049牛,然后将纸拿去,学生惊讶地发现读数比原来少了约0.4牛,是计算值的8倍。这一结果大大出乎学生的意外。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学生逐步弄清楚浮力公式中V排的实质是“排开液体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