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教育百科课题研究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是课程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的组织者、学生掌握课程知识情况的评价者。进入21世纪,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这种角色特征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首先知识的无限增长使得学校想穷尽知识是不可能的;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逐步实施,特别是网络教育的发展,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信息源;时代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积和储存,更需要既有知识满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个体。因此教师必须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引导、促进以学习能力为核心的学生完整个性的和谐与健康发展。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教师队伍的发展为基础的,为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需要,学校必须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一、提升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 (1)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要素构成的。其中教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不断融入新东西,教师要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整合教材;国家把新课程开发的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教师即是课程的消费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这就要求教师应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学生的鲜明个性、不同智力水平,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育,开挖他们的智慧潜能,这无疑需要教师具备较浓厚的科研意识;(2)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使自己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转化,使教育科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3)只有教师成为研究者,才能使教研活动根植于课堂,使教育研究成果在实际中加以应用。“教师即研究者”的积极倡导者藤豪斯谈到:“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改进教学,或如何能满足课程规划。如果教学要得到巨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教师通过研究,可以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构建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研究的理想是:每个课堂都是实验室、每一位教师都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
二、提升自我修养品行。
人的一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有高远的志向(目标)的牵引。教师从事的工作是为了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为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奠基。使命感和责任感需每位教师要有鸿鹄之志,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人格、品行、学识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榜样。
三、提升合作能力。
这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其关键是教师要学会合作。新的课程计划的颁布,新教材的推行,新的课程理念的逐步渗入,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等等这些都要求教师间彼此合作;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相互配合。在此系统中。教师要学会与家长及时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沟通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合作伙伴的关系,这样学生的创造潜能才会得以有效开挖。
四、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1)教师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思维的准确性——表现在课堂教学上是知识表述科学、准确,教学过程思维科学、精细;思维的条理性——在课堂上思路清晰、有条理;思维的概括性——在课堂教学上对教材内容处理恰当,即反映全貌、有突出重点;思维的发散性——在教学中能多方向、多层次、多侧面的思索问题、开展教学,思路开阔,能提出多种假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思维的变通性——能变通思路,产生超常的教学设想,提出教学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