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组“小课题”研究
浅谈文科数学后进生的转化与提高
文科学生大部分数学基础薄弱,畏惧数学,害怕上数学课,在数学考试中屡屡遭受打击,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少有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他们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可怕的是他们失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陷入恶性循环,不仅严重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还会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甚至还会影响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文科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就被提到了教育教学研究的前沿,是广大文科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重大教育教学课题。
一. 文科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 不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是文科数学后进生形成的首要因素。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驱力,而他们恰好缺乏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其主要表现有:畏惧数学,对数学不感兴趣,因种种主客观因素不喜欢自己的数学老师,进而不喜欢数学学习,或因其数学课任老师讲课枯燥而厌烦数学,或因其自身对学习主观排斥而厌学数学等。 这些不良的内部学习动机导致了消极的学习态度,使外部的学习动机无法正常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外部环境中的消极因素的负面作用下,导致我们的学生在思想上远离学习,行动中抵制学习,对老师的谆谆教导,对父母的说服教育,对同学的友善关怀,口头上接受,行动上违背,敷衍应付,我行我素。
2.教学中课堂参与严重不足是文科数学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因素。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重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感受和体验。学生的课堂参与分为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通过课堂观察和多次访谈发现,文科数学后进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为:行为参与方面,他们比其他学生更易于出现负面参与行为,如讲话,开小差,打瞌睡,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等等;在情感参与方面,积极的情感参与少,消极的情感参与多,不喜欢数学、甚至讨厌数学,很少享受成功的喜悦;认知参与为浅层次的认知参与,表现为只限于记忆、模仿等认知策略,对于理解、思维、创造等深层次的认知参与极少。研究发现,正是消极的情感体验和浅层次的认知参与使他们经常易出现负面的行为参与。
3.逻辑思维水平较低,学习方法落后及由此引起的心理障碍是文科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又一重要因素。逻辑思维水平较低具体表现在: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和技能,不考虑题目的要求和条件,没预先想好如何解答就开始解题,生搬硬套公式,法则,答题走题,解题书写过程中掺着很多不必要的东西等等。学习方法落后具体表现在:不会听课,虽然笔记写了一大本,但是关键的地方没有听清楚。不懂得如何课前预习和课后及时复习,不会高效地解题和练习,虽然解了一大堆题目,但是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没有总结出来,缺乏联想,综合和总结,没有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习的随意性太强等。心理障碍具体表现在:①依赖心理:上课只是在听,不能积极主动的思考,对数学内容依赖老师一包到底,一遇到困难就完全依赖老师。②固执心理:对他人的想法不以为然,一味以自我为中心,为自身的错误,不足找各种理由开脱,容忍自己的不对,缺乏及时纠错改错的意识。③惰性心理:只会回味已经做过的试题,不会创新,害怕创新,生搬硬套,惜墨如金,赖得动手,赖得动脑。④急躁心理:答题受阻,思路不通便手忙脚乱,无法静心做题。⑤畏难心理:计算嫌枯燥麻烦,推理嫌抽象冗长,见到陌生试题往往害怕思考,远远就招手再见。
4.某些客观因素导致文科数学后进生的产生。有人讲“后进生是老师培养造就的”,这话有他的道理。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片面注重高材生的培养,片面追求书本内容的直接转述,无情的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所谓的大容量,快节奏的授课方式,对重点知识,对“三基”的讲解往往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只重视技巧而忽视通法,只重视堆垒而忽视渗透,只重视个别学生的反应而忽视能力稍差的学生的感受,从而使实际的授课变得山重水复,高不可攀,是学生对所学一知半解,失去了联想类比的机会。更有甚者,认为某些学生是“朽木不可雕”也,不管不问,简单应付,使他们求知的目光失去了光泽,期盼的心灵失去了平衡,只是缺漏的伤口越演越烈,从此失去学习的动力。
二.文科数学后进生转化的方法和措施
1. 首先,作为教师要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的学生观决定教师对待数学后进生的态度,教育每一个学生成才是教师的职责。对待文科数学后进生,教师要有耐心和恒心,用爱心温暖感化后进生,解开学生的心理问题。比如,每次测试结束,我都会找一些后进生谈心,找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并帮助他们分析此次测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以后的具体要求,切忌言辞激烈的批评。
2. 其次,要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多给后进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成功总是会使人兴奋,使人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没有人认为自己不行,愿意落后,人人如此,学生也不例外。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尽可能的给后进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从数学学习中得到成功,产生满足感,增强自信心,并将此转化为新的学习动机,形成可喜的良性循环。作为后进生,往往基础很差,因此,我在平时的课堂上,特别注意关注他们,专门设计符合他们实际的一些问题,让他们回答,课后专门给他们布置一些基础性特别强的作业,使其体验成功的乐趣。只有这样,后进生才能找到学习数学乐趣,才能挖掘潜力,才能使学生好学、乐学、善学,做到自主发展,,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3.实施成功教育,增强成功体验,提高文科数学后进生的课堂参与度。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帮助和肯定,哪怕是一个点头和微笑都会使他们兴奋无比。 每个人都有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当目的达到,愿望实现时,就能感到满足和兴奋,若因此而受到表扬和鼓励,则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部分学生长期没有得到成功的体验,以至于各种潜能得不到发挥。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4. 指导学法,培养自信心.由于大部分文科数学后进生不能科学有效地利用时间,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定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作学习方法指导.例如,在复习立体几何时,教师应根据立体几何这门学科的特征,给学生作学习方法介绍。第一,闯三关。画图关、识图关、语言关;第二,三官齐动。多动手,勤动脑,用眼仔细观察。立体几何是研究空间图形的性质,画法与计算的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是一大难关,要闯过这一关,必须多动手做模型,联系模型画图形,对照图形想关系。只有这样坚持下去,才能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有效地培养文科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 夯实基础,苦练基本功.任何非竞赛考试,首要考察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者的掌握情况,所以我们对待上述“三基”要持戒骄戒躁、温故知新的态度,要有锐意进取、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决心,反复演练,决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看不起简单题,常规题,课本题。
6. 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库”.“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渊博的知识,靠点滴积累。课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分类记载,画出“树状图”,经常看,经常琢磨,经常回忆,隔一段时间再重新整理,及时补充,不断的给自己的“知识树”添枝加叶。这样久而久之,原来缺枝少叶、粗枝大叶的“知识树”就会变得根深干直,枝繁叶茂。在此基础上,用联想、类比、观察去记忆、去掌握、去丰富,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变聪明、变天才。
7、正确使用考试评价。考试是学习困难学生最不愿面对的,太多的失败经历会使他们不愿正规考试,有的甚至想方设法作弊,因此应改变考试尺度,降低考试难度,适当降低评分标准,相应地提高他们的考试成绩,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成绩与优等生的距离在不断缩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8.高度重视非智力因素在转化文科数学后进生中的作用。 材料记载,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教授曾经对800名男性进行过30年跟踪调查,其研究结果表明:成就最大与最小之间最明显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在于他们是否有进取心、自信心、坚持性、不自卑等良好的意志、性格和心理品质。他提出了这样的论断:平庸之辈往往是由于人格的缺陷,而并非是智力的平庸。因此,对于“后进生”,落后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因此,在后进生转化中要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实践证明,不能让学生空谈信心,而是要实实在在帮助他们建立起长久的坚定的信念。
总之,文科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艰苦的和长期的工作,需要数学老师具有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恒心,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