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初问题:如何有效筛选科学课本中的实验
期末反思:初中科学是一门融合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在内的综合性学科,学科知识面广,难度大,为了能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题地位,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实验,使学生从实验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虽然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实验,但不可能,也没必要每个实验都进行。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往往受到教学时间、教学仪器等因素的影响而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脱离了实验的科学课又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所以如何在教学中选择利用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仅以我本学期我所教得科学为例,比较方便,能够开展,的我就不再重复,我主要从实验改进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例1:第二章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实验:取两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加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然后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使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吸收相同的热量。
说明: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了解比热的概念,从而为海陆性质对气候差异造成的影响做铺垫。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不同物质比热不同,比热大的物质升温1℃吸收的热量比较多。由于初三还要再学比热的计算,所以这里只需学生有个概念的理解即可。
实验问题:
1.如果做演示实验,由于温度计比较小,除了讲台前的学生外,很难看清楚温度计的变化。
2.如果采用实物投影,只有一支温度计能较好的投影到屏幕上,要做对比比较困难。
3.如果采用分组实验,实验装备比较麻烦,而且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浪费比较多的时间而且效果也不好。
针对这些问题,我觉得这个实验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效果较好,
所以我从网上找了相关的比热实验视频,用视频代替演示实验。这样的好处在于,即减少的实验的时间,而且可以在视频播放时腾出精力对学生进行指导,注意观察实验中的哪些要点,温度计的变化也比较明显,实验效果比较好。
例2:第四章第3节 物质的导电性
实验:玻璃在通常情况下是绝缘体,但当玻璃被烧红时,玻璃也会导电而使发光二极管发光
说明: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转换。由于电学概念比较抽象,如果不做实验的话学生无法理解,通过实验让学生有感官上的刺激效果较好。
实验问题:
发光二极管比较小,虽然能发出红光,可是效果并不明显,后排的同学也很难看清实验现象。
其实针对这个问题,组内其他老师已经有了改进的方法,效果比书上的更明显。我们采用生日卡片中的装置,把玻璃烧热后,不光有二极管发出的红光,还有“生日歌”的伴奏,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有感受,而且实验装置简单,也不用花费大量时间,效果较好。
例3:第一章第5节 水的浮力
实验:打足气的球,气孔上插有打气针,打气针的另一端通过导管、橡皮塞和气球囊连接。导管阀门开始处于关闭状态。现将阀门打开,你讲看到什么现象?
说明:这是实验是通过气球体积改变引起的杠杆两端不平衡变化来说明不光液体会产生浮力,气体也会产生浮力。
实验问题:实验仪器的组装比较困难,而且操作也很复杂,很可能由于漏气而造成实验失败,在课堂上展开即浪费时间,效果也没有保障。
其实要说明空气也有浮力,只要通过氢气球就可以说明,而且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原来研究,不需要特地去做这个实验,所以这个实验一般就采取学生课外兴趣完成。
科学课离不开实验,做好一个实验对学生理解知识有很大的帮助,有的实验有其不可替代性,所以讲实验的方法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但是科学课本中有的实验也并不适合我们目前的现状,所以对实验的态度是要精选、巧做,起到实验的最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