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的力量
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曾在一本学术刊物上读到过某位资深大学教授的寄语:
学生接近教师有很多原因。除了道德,教师的学识、权力、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近的因素。但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短暂的顺从与亲近,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
这段话给我以深深的震撼,同时也因年轻人特有的叛逆而产生些许的怀疑:所谓人格和道德的力量果然能够产生如此长久如此深切的影响力吗?
时隔多年,当我蜕去了青涩的学生气,站在神圣的大学讲坛上,回顾这位前辈的教诲时,才品味出为人师表这四个字的分量和寓意。
2007年9月,我第一次上讲坛,成为上外德语系教师中的一员。学校生机蓬勃的氛围以及系里各位老师的关心,都让我这位新教师感到温暖。在信心十足、踌躇满志地迎接新工作的同时,我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是渊博的学识,稳健的谈吐,还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在德语系,我担任大一新生的班主任。我所面对的学生都非常勤恳好学,积极活泼。整个教学过程一直都很愉快,但我总觉得和他们之间存在着距离感。除了指导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之外,我还应该做些什么?或许,这也正是我所找寻的答案——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
开学后不久,系里召开了工作会议。系领导在总结和布置完各项工作和教学任务之后,详细讲述了一位学生的不幸遭遇——德语系大三顾伽曲同学罹患胃癌,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她仍然渴望着能够回归校园学习和生活。顾伽曲同学家境贫穷,但是她拥有坚定和顽强的意志力,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关怀、鼓励和帮助下,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在全系的工作大会上,系领导能够专门抽出时间和精力关心一名普通学生,我在感到些许意外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感动。更加令我动容的是,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对顾伽曲同学的境况非常熟悉和了解。我开始感觉到,担任一名教师,绝不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么简单。
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从各个方面切身感受到系里的领导和老师对顾伽曲同学的帮助和支持。无论是物质上的资助,还是精神上的关怀,都见证了每个教师的诚挚心意。系里每一次工作会议中,辅导员老师都会向大家通报顾伽曲同学最新的治疗进展和身体恢复情况。令我们感到欣慰和惊喜的是,在获得源源不断的多方援助下,顾伽曲同学的病情已经有所稳定,精神面貌也有很大好转。我深信,这就是爱心创造的奇迹,而这份爱,与教师的学识,权力,外表无关,它是教师人格和道德的体现,是内心情感最诚挚的迸发。
在这段时间中,我找到了所追寻的答案: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固然应该具备渊博的学识、稳健的谈吐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但是首先,他应该拥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这样,他才能奉献出博大而且无私的师爱。只有来自于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才能真正打动和感染学生。
这段经历也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识到,如果成为一名有才无德的教师,纵使学术上令学生敬畏,也不能真正使学生感到钦佩。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是学生的榜样和楷模。
在我看来,倡导良好的师风师德,前提是与学生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在援助和鼓励顾迦曲同学的过程中,我所见到的每一位教师,都以一种平等的姿态给予她温暖和爱护。相较之下,我为自己总是高高在上的姿态感到惭愧。
只要愿意,改变并不是那么困难。我惊喜地发现,课前课后短暂的交流都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和愉悦。当教师并不是那个端然而严肃的学术权威时,学生就愿意敞开心扉。
在我的班级里,有一位性格内向而寡言的女孩子,上课时总喜欢埋头思索,偶尔接触到她的目光,她便立刻躲闪开来。开学至今,这样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善,我有些头疼的同时,还曾有过些许的不满和埋怨。某天中午,我照例在午饭前绕到教室查看,发现她孤零零地坐着,看起来还有些不开心。我语气轻松地邀请她一起吃饭,和她一起坐在学生食堂里说说笑笑。谈话间,我了解到初次离家给她造成的困惑,对一门新的语言的不适应带给她的不安,以及她在陌生环境中产生的孤独感。我不免有些自责,如果起初就能站在她的立场思考问题,怎么还忍心苛责她的谨小慎微呢?
第二天上课时,当她仰起面孔,对我绽出了仍有些紧张的微笑时,那一刹那,我的心中溢满了温暖。她并不灿烂,但是足够真诚的笑容,有如一束阳光,使我的内心霍然明亮起来。原来在我看来遥不可及的高尚人格和道德,正凝聚在这片或许微不足道的爱心中。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我想,这也是对师风师德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