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叙事:
由一题练习题引出的问题
我在教学北师大版第八册第三单元中有关小数混合运算时,遇到一串问题,而这些问题均与一道练习题有关.具体题目是:
首先当我在备课时,先是自己做题,然后把答案与教学用书的答案比较,发现两者答案不一致.开始我还怀疑是不是教学用书给错答案,后来我再把题目读一次才发现第(3)个问题是求"每天少吸收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少产生多少千克的氧气."而我没有注意题目中"每天"一词,而是直接用第(2)题"每年"算得的数据进行计算,所以出现错误.通过这件事,让我发现平时作为教师经常要求学生仔细读题目,认真审题,其实应该要如此要求自己,而且当学生也出现此类问题时要学会体谅他们,不能太过苛求他们完全不出现错误.
接下来,我让学生尝试解决此题时,大部分学生感到困难,因为它涉及小数除法知识,而这是下一单元的内容.后来,我只有费了很多口舌才令大部分学生明白如何算出结果,但对于学困生而言就有如坠云雾般感觉,就是听不懂.其实这完全不能怪学生,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确实较难.如果我早些预见此情况,就应允许学生带计算器来进行计算,只要学生理解算理就可.至于得数有能力学生可以挑战自己尝试计算,其余学生则只要在计算器上按几下只可以了.这样学生就可按需索取,同时优等生能体现自己的能力,学困生也可降低学习难度.对于我而言,既减少口舌,又节约课堂时间.只可惜,我当时没有作这样的准备,以前常说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要关注全体学生的需要,看来要做到实处,还真不是件易事.
在教学此题我还简单提到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化学符号,希望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同时也给我的教师形象加分,因为学生对于教数学的我原来还懂其它科目的知识感到很是佩服.正当我沾沾自喜时,突然有学生问我0.01千克二氧化碳和0.075千克氧化到底是多少,立马问得我哑口无言,我的教师形象直线下降.这只能怪我没有作好充分准备,令我感到很是遗憾.
这节课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本节课的练习中还有涉及不少有关环保的问题,如第2题和第3题,我结合这些练习题的教学也借机向学生进行一次环保教育.并举了我母亲为家人买早餐用保温瓶取代一次性饭盒的例子告诉学生,环保行为既利人又利己,而且力所能及.因为不用一次性饭盒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同时用保温瓶装食物时能保温,又可避免用塑料制品装热的东西时释放不良气味及产生有害物质,这真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我提倡学生回家后,对家长宣传一下,让他们也用这种方法共同把环保事业从身边小事做起.学生听后,纷纷表示赞同并要效仿.这令我感到本节课我有仅教会学生如何计算数学题目,还适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可算一箭双雕.
经过本节课的一波三折,让我得到一个教训,平时我在备课时主要把精力放在对例题研讨上,往往会忽视对练习题的深入研究,主要是在思想上觉得练习题只要求对一对答案就可以.由这次的练习题教学引出一串故事,使我知道小小练习题包涵多个知识点,这需要教师有较深,较广的文化底蕴才能把所有问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