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备课怎么备”、“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写教案如何写”之类的问题。在函授大学读书时,教《教育学》的老师在讲到“如何备课”这一节时,苦口婆心地强调要“备教材”、“备学生”,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依据。记得期末考试的考题就是“怎样备课”。
自己做了教师之后,我一直按“备教材”、“备学生”这两个要求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后来我发现,“备教材”、“备学生”其实是合而为一的事情而并非分开的两个要求或两个程序。我将它理解为“根据学生的学情梳理教材的知识结构”。
有一段时间,我很为自己的这个想法和做法得意。学校曾在全校范围内检查教师的教案,我写的教案作为优秀教案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和赞赏。
但做教师的时间长了,我感觉我的教案越来越没有个性、越来越没有生机。像周围其他老师一样,我发现我的教案不过是在不断“重复”昨天的、过去的故事。教案也越来越简单,有时甚至懒得做教学设计,懒得写教案。
我开始为教案的问题感到困惑。
前两天接到学校通知,说有上级来听我的思想品德课。学校领导提醒我“要注意教学设计”,可能要看教案的”。
我对这样的任务并不陌生,我已经习惯于上所谓的“公开课”了。
但是,在为这节“公开课”准备教案的过程中,在我自己提醒自己“要注意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开始反思我自己以往的“公开课”的得意与失意。我意识到我所有的得意与失意,似乎都与“教案”、“教学设计”相关。而且关键的问题似乎还不在“上课前”我如何设计教案,关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状况调整我原先设计好的“教案”。如果这样来看,“教案”可能不完全是在上课之前设计好的,真正的教案,是在教学之后。
我不知道我这个想法是否正确,但我很愿意按照这个想法来展开这次的“公开课”。本次所讲的课题感悟青春,在青春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