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花巴掌》教学叙事
教学背景:
《打花巴掌》一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四册第三课教学内容,《打花巴掌》是北京地区一种传统的儿童游戏.自己在对教材认真研读的基础上,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对教材进行适度的延深和扩展,使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叙事描述:
古希腊的普鲁塔戈早在3000年前就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要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老师无疑是火种.在课堂上,要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创新的火花,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并且营造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打花巴掌》一课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以具吸引力激趣的提问导入新课学习.师: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师:你们看他们玩的什麽游戏.播放《打花巴掌》一课的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新课的学习"打花巴掌的,一月一,我们从小爱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会歌曲演唱的基础上,自由组成两人一组,三人一组,或多人一组的游戏小组,做"打花巴掌"歌游戏,边唱边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歌游戏极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它是深受学生喜爱的音乐形式,游戏是一种自我表现性的活动,同时游戏富有创新性 ,在玩游戏过程中进行游戏方法创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带有游戏性的去学习 ,把知识教育尽量融会到快乐的音乐游戏活动中,让学生自由自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地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音乐表达的形象,意义,最终用自己认为最适合的声音去演唱歌曲,去做游戏,享受音乐的乐趣,表达个人的情智,使学生愉悦快乐的学习.
音乐是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作自由度是最高的.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应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辩正统一的过程,是教师主带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新教材给师生了提供更大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打花巴掌》一课教学中,利用教材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扩大教材的外延.除教材规定的创编歌词部分外,还对歌词其它部分进行创编.如:提着篮子去采花,茉莉花……启发学生说出你还知道哪些花,你能为大家介绍吗 你能唱给大家听吗 学生争先恐后的来展示自己,随后老师以一种师生平等的口吻说:老师在课前也准备一些生活中大家比较熟悉的花卉图片(出示图片),我也想向大家介绍,也想唱给大家听,……"学生在亲切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最大限度的获得知识,求得发展.在教学中,用最浅显的语言,帮助学生获取新知,巧妙利用教材中富含创新的因素,举一于课内,反三于课外,就学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激起学生探索思考的热情,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从而能够借助于已有生活知识,激发联想,生成创意,达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目的.
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教"从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走向创新取向,对教材进行适度的延深和扩展,正当学生唱着自己创编的歌词洋洋得意时,我向学生提出了更富挑战性的问题,师:同学们咱们能不能在歌词创编的基础上,对歌曲说唱部分的节奏进行创编,生:可以,…… .开始时,对学生先作一定的启发,然后让学生根据说唱词内容和其节奏特点,以多种节奏形式朗读这句说唱词,有目的地为说唱词设计有特点的,富有变化的节奏,使说唱词的朗读显得生动活泼,自由多变并写出不同的节奏组合.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丰富说唱词的表现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节奏听觉和记忆,培养学生创编节奏的能力
如:2/4
改编成:
2/4
这样,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课节奏的重难点,锻炼了学生的节奏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创编节奏的过程中,学生的创编能力差距明显,有的学生能按照创编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说唱词,但有的学生只能按照书上的节奏朗读说唱词,创编能力很差,针对这种情况,对创编节奏水平较差的学生降低创编难度,在进一步启发下,鼓励指导他们在课本节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改编,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程度上获得发展,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展示.创新教育不要求每个学生能创作高水平的音乐作品,不要求每个学生能较好地进行歌曲的二度创作,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一种创新精神.
音乐是深具魅力,充满启发的,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让我们正确利用课堂教学的精神能源,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诱导和启发,开发其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用宽容的态度,赏识的目光去尊重他们,呵护他们,挖掘他们的音乐才能和艺术创造的潜能,让我们用与学生相同的眼光去审视并完善自己的教学,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舞台,让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在美妙的音乐中挖掘音乐潜能,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