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教育百科教学叙事
教学叙事听课有感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教学叙事听课有感
今天在听了陈老师的一节《空气》,我认为陈老师对预设与生成的把握;对孩子的那种人文化的关怀;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对于“类比”的恰当运用和对孩子的评价等方面体现的尤为突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首先,说他的预设与生成。至今为止,我先后听过陈老师上过四节课(小灯泡、植物、空气1、2)。纵观这几节课,我觉得陈老师对每一节课所做出预设已经不能用充分来形容了,而是远远高于课的本身,是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上,准备了一系列的应对方案。他的思路、他的设计,不是简单的一条线索,而是构成了分支,甚至是网状的结构。所以他才不会遗漏课堂上生成的每一次契机。使之成为课的闪光点。如:在描述空气特性的时候,孩子总是习惯于带着方法说结果,于是陈老师反复拿红气球做参照,所以今天才能准确捕捉到孩子所说的“无色、无味......”这些契机。同时还教给了孩子描述事物的方法。类似的亮点还有很多,在此就不列举了。
听他的课,从中也能找到自己的差距。我在设计一节课的时候,常常会因为预设做的不充分,所以才会在孩子出现突发状况的时候无从应对,只能用回避的方式来解决,这也是在变向的抹杀孩子的积极性,是我需要提高的地方。
其次,说陈老师的“人文关怀”,体现人文关怀也是陈老师做的很突出的地方。听他的课能给人一种亲切感。这种亲切感不是体现在教态上,而是体现在他的语言和他创设的氛围里。我认为他的教学语言既通俗(生活化)而又不失严谨。能感受到他是在用“心”去教,能从孩子的认知需要出发,能把每一个孩子提出的质疑都梳理成理性的认识,把孩子的语言规范为科学的语言。如:上节课孩子在描述空气时说到“装满空气袋是鼓的;不可以打开,打开就跑了......”经过陈老师的输理和引领。最后规范为“无色、无味、可流动......”等科学的语言。引领过程中,没有遗漏每一个孩子,把孩子对空气的零散认识变成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这也是体现严谨的地方。另外,每次上课时课前的引入都很自然,从孩子身边熟悉的事谈起,逐渐调动起孩子的兴趣,创造出一个和谐的氛围(人文化的氛围)。
再说他对孩子思维的训练。我认为主要体现在问题的设计上,如:带着方法说结果好,还是直接说结果好?你怎么知道看不着?现在你怎么只说结果不说方法了呢?空气应该怎样描述?......他的很多问题都能把孩子的思维引向深入。正如我们常说的,他能让孩子做到“跳一跳摘桃子”,问题的高度也很适当。
最后说他对孩子的评价。我的感觉是 极时、适当、到位。“说的好、了不起、你真聪明”等这样的评价语言我们也经常用。问题是该什么时候用。是不是每个孩子都“真聪明” 都“真棒”?还是在适当的时候用?我想这就是我们和陈老师的差距。他的课上,这些评价的词语也在用,但他用的次数并不多,而且能在适当的时候用。如:今天有一个孩子想到用数学方法来计算空气的重量。陈老师极时抓住了这一契机,表扬他(聪明,了不起),奖励他(和老师一起做演示实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另外,材料的结构性;类比的运用;问题的梯度;对教材的改进与重组等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此也不做一一列举了。

几点不足:
1、陈老师的课处处体现严谨。正因为严谨,才给我一种牵着学生走的感觉。孩子的思维大大的受到了限制。整节课也显得有些缩手缩脚、小心翼翼,没有给孩子太多施展的空间。从某种程度讲,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我认为可以让孩子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让孩子说明理由,不要急于去引领。否则就会给人一种“老师说的话太多了”的感觉。
2、“对于空气,你还想研究什么?”
今天的课,在研究空气重量之前,陈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结果孩子没有什么反应。陈老师不得不提出研究空气的重量......我前面说过,陈老师的严谨体现在他的问题设计上。而且大多是体现辐合型思维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体现发散型思维的问题,应该放在课的起始部分,当研究完空气的一系列特性后再这样的问题,你觉得适当吗?孩子为什么会没有反应?
3、对孩子的关注仅仅是集中在举手的孩子,其他孩子的想法还是无从所知。我认为还是应该合作,在小组讨论时,让每个孩子都充分发表意见(有些孩子不敢于举手发言,就可以在合作中给他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这也是一个交流、整理信息的过程。交流之后再拿出来的问题就不会是零碎的、片面的。老师也会掌握更多的信息,孩子的一些错误想法可能在合作中就会被同伴否定,而不用教师去一一做答。

4、很多问题会在合作中出现,但有限的40分钟内还不能都解决,如果遗留的问题太多,会使课的设计缺乏严谨性。我想这可能是陈老师拒绝合作的原因,但是每节课是有重点难点的。我们在有效的时间内能解决哪些问题?这其中还有一个对信息的筛选问题,我认为不能因为怕出现问题,而限制孩子的合作。换言之,出现的问题就必须都解决吗?留几个疑点做为拓展也是可以的。我觉得陈老师的课就是缺少这种“残缺美”。
5、小组成员中,也许你不愿意和某某同学一组(我在常规教学中经常有孩子向我反应这个问题)。但是,人生活的环境是群体的。当孩子长大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时还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到那时他就会明白,很多事情不能他的意志为转移。那么现在的合作,就是让他去适应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宽容、学会礼让、知道自己在这个小集体中的地位和应尽的责任。而陈老师的课在这方面体现的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