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经验
(编者按:为了推进我校的教改工作,3月30日学校组织教务主任及各教研组长一行28人,前往茌平杜朗口中学参观学习,收获颇丰。杜郎口中学的经验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以至模仿,比如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自主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把课堂真正从时间上、空间上、内容上还给学生,在课堂中落实三讲三不讲等等。当然课改推进的过程是艰难的,特别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但是只要我们大胆借鉴和创新,保持着毫不动摇的信心、决心和毅力,更重要的是只要不折不扣抓落实,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杜朗口中学的人能做到的,我们有着良好育人环境和发展潜能的山东商贸人也一定能够做到!这里摘编了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教学经验资料,期待引起大家的思考和共鸣。)
1、新型课改理念——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
为了落实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杜郎口中学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
(1)学生学习态度要由“供应式”向“超市式”转变。充分发挥在知识学习中的自主选择性,学生要从哪些学习材料中学习,学习什么,要自己有主意、自己能做主。这一转变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习惯;
(2)教师教学由“注入式”向“发动式”转变。教师在课堂上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不能唱独角戏,要由“讲”到“动”,使课堂成为“快乐享受的地方,而不是被动接受、枯燥无味的看守所”,要打造“艺术课堂”,让学生“享受快乐”;
(3)课堂内容由“纯知识型”向“能力、情感、价值观”转变。课堂学习要由知识生成能力,由知识生发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课堂教学模式——“三三六”和“10+35”。
“三三六”教学模式指的是:
(1)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2)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全心全意说、谈、演、写,体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3)课堂展示的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习对任务的掌握情况。
下面来具体解读其中最为重要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预习要完成六项任务:①明确目标;②教师提出预习方法和要求;③以问题为线索编制预习提纲;④学生收集信息;⑤收集错例,建立错例医院;⑥学生反馈预习的疑难,师生共同解决。教师各课标、教材及相关知识延伸、拓展迁移的内容、背景、场景、情感、过程与方法、学生差异、弱势群体、人本、社会等。学生的预习,教师作必要的指导:明确目标任务、掌握学习方式方法、所达到的目标要求。学生用双色笔做预习笔记。既有自主学习,自悟、自结,又有合作交流,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探究,学会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通过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自己的作品。一题多解,不同角度、侧面观察分析问题感悟情思,形成自己的观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写作、散文、诗词、细节描写……歌曲、相声、舞蹈、快书、小品、图画等,同学们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全员参与,并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来观察,思维。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性格特点、社会经验、知识水平去体会、感悟,并形成一定的解答方法和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是独立的个体,甚至对同一个问题有几种解释和推测,比如学生由语文课文中的一朵小花,引发出了几十种观点及情绪,有喜有忧,有爱有恨,有怜有憎,由一朵花引发出诗歌、舞蹈、散文、小说、歌曲等,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打破了统一答案、唯一答案,信息量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增长,学生的奇思妙想应该用无尽无休来表达,杜绝了千人一面。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演、敢答,张扬了个性,解放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因为收集信息是多方位的,师生、生生、组生交流合作,共同分享学习成果,避免了单走独木桥,少走了一些弯路,节约了时间。
展示:此环节是生生、师生、组生、组组互动的过程,主角是学生。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观念和见解,教师是平等的一员。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优、中、差展现的机会,尊重每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课堂富有弹性,因为开放性的课堂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要根据课堂的表现与互动,灵活地做调整。本过程既是预习成果的展现,又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由预习交流,接着确定目标,然后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这里的分配任务就是立体式教学的体现,原来一节课是在教师主持下,从头至尾,我们称之为一条鞭子教法,全体学生同时考虑相同的问题,就像学生买菜的窗口一样,一个窗口,一排好长的队伍,如果多开几个窗口,不就是提高效率了吗?小组领到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解答方案。完成后,各小组展现提升,其他组的同学分享了成果,或者在某小组展现时受到启发,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由一条线变为立体式的网络。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及展现提升,课堂容量加大,原来一节课完成三个问题,现在能完成十几个,原来一题只有几种解法的,现在多达几十种。由于立体式教学,不仅课堂容量加大,而且教学进度加快。学生们的理解、掌握、体会,更深、更透、更快。
反馈:由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予以反思总结,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不让一名弱者掉队,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全面、全体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较弱学生要某一问题上存在的差异,主动向优等生拜师学艺,可以是同组的,也可以是异组的,结成若干对,优生的辅导,既让弱生吸取了营养,点燃了他们求知向上之火,或者说让弱生绝处逢生,迷惘的十字路口辨明了方向,同时优生在原基础上又得到提高,不自觉的把知识进行梳理、系统并形成能力,课堂是多边课堂,几对、十几对、几十对全方位,学习是主动的;参与是积极的,获得也是丰富的。每个学生都动了起来,无论是被帮的,还是帮助的,思维都是非常活跃的,脑、眼、耳、口、手并用,因为主动,所以才能有高效率。
3、课堂教学的全方位解读
(1)预习(或自学)是最重要的环节。
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杜郎口中学把预习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和“小组合作”解决了能够解决的绝大部分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发现并提出了需要教师指导、分析、提升的问题;教师通过与多组同学的交流,充分了解了学生,清楚了学生存在的疑惑和需提升的“点”,从而为“真正落实该讲不该讲的问题”打下了基础、找到了途径。教学重在“学”,“教”应服从“学”。“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
(2)“先学后交,当堂达标”。
“先学后交”与“先学后教”音同字不同,“交”是更宽泛的“教”,体现了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交叉学习。
杜郎口中学的学生,不再是整齐划一而是各有各的分工、各有各的学法;作为农村中学,没有举止呆板羞涩害怕,反而非常自信、非常活泼,或演、或唱、或读、或背,学生“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这就是生命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杜郎口中学的改革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为这符合“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10+35”,老师在一节课45分钟内,尽量减少知识性语言或对教材内容的陈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是教学理念质的变化。
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过多的重视讲课,淡化了预习和反馈,没有把“预习”和“反馈”当作课来上,注重的中间,忽视的是两边,部分教师甚至“前无指导、中无引导、后无点评”,这就是我们的差距。作为教师,我们都明白,提高班级教学成绩,不仅是让优等生更优,更关键的是中差生提高,杜郎口中学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做法:一是规定在展示课上优等生发言的机会不超过两次,尽量为中等生和学困生提供展示机会;二是在‘预习、反馈’两个环节着重解决学困生问题,重点关注了“弱势群体”,并且利用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实行验收制度,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三是建立学习小组,资源共享,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次取得成功。
(3)“秧田”式的座次排列,被代之以六个面对面的长方形组合座次小组。教室都是方阵式排位,四桌8人一组,没有散兵游勇,没有孤兵作战,没有“独立思考”(开小差),且平行分组,均衡搭配。这决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形式的变革,这是“对话”课堂的回归。“秧田”式的课堂多适合“看客”和“听众”,面对面的形式更有利于沟通、交往、互动。
学生上课不再守规矩,不再受约束,可以站,可以坐,可以大声讲话,也可以自言自语,气氛宽松和谐,心理自由放松,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和幸福。学生不担心批评,不担心讥讽,为自主学习而感到自豪。课堂是他们的舞台,他们在享受学习,享受友谊,享受成长,享受快乐。
“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这四个“我”取代了“我的课堂,我的教学对象,我的执行教案,我的教学成绩”这四个“我”,一群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成就感的学生取代了教师一个“机械的课堂”,老师就在学生中间。老师也是学生,学生也是老师。有形讲台的拆除是教师融入学生的必要条件,心造讲台的拆除才是教师融入学生的充分条件。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民主的前提条件。学生的自主、主人意识和地位,是课堂活力和生机的源泉。
(4)目标性、目的性强。
有预设目标,有预习提纲。体现了目标教学的精髓。
(5)课堂评价直接实际,导向明确。
评价一节课的好差,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么好,关键要看学生,用学生每节课参与的人次数(参与度)来评价一节课。
(6)学生建立“一帮一”学习制度。
共同捆绑记分!形成“共同体”!从帮与被帮两学生的成绩、品质、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进步衡量。
(7)课堂是“超市式”。讲台上有学生,黑板前是学生,甚至地板都是学生板书的场所;讲台是学生的,甚至整个讲解过程都是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初始权是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发现权是学生的。
教室墙壁三面黑板,学生板演过程及结果便于观察,教师环视便可一目了然。过程指导,结果校正,即时高效。对比杜郎口的经验,我们常规课堂的毛病是,一节课下来,多少学生学会了,多少学生还不会,一般教师都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8)营造真正“三动”的课堂:动脑(预习阶段)、动手(展示阶段)、动口(交流阶段)。真正落实“三讲三不讲”(即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
(9)教师:“退居二线”——纠偏、点评、总结、释难。
杜郎口中学教师的主导“功夫”主要体现于“预习课的筹划、指导、了解”,“展示课的组织、精点、释难”,“反馈课的纠偏、整合、总结”等方面,而不在于“讲的是否精彩”、“讲的是否到位”、“讲的是否透彻”、“讲的是否明白”。而我们的课堂是教师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甚至是表演的课堂,学生不痛不痒。虽然讲的很到位、很清晰、很精彩,一堂课下来到底有多少学生听多少学生没听?多少学生听懂了多少学生未听懂?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未掌握?哪些问题应重点分析哪些问题不用分析?哪些地方应加强练习哪些地方不再练习……等等诸多问题,实际上我们绝大部分教师是没有做到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多讲的弊端在于:大部分时间被一人充斥,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实践训练,没有进行自我加工、重复加工和深加工。一句话,或没有留下烙印,或留下了但不能翻刻出来。
课堂是要讲的,不讲不成课。但怎么讲?尤其是讲多少?这些都是需要永恒研究的课题。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要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学。讲也是学的一种方式,但不能成为几乎唯一的方式,学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尤其应探究主动学和自己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