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让我感动的一幕幕……
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她们都爱自己的孩子,无怨无悔为孩子付出。从古到今出现了许多严母、慈母的形象,如“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孟母之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之母的慈,都是严母、慈母的形象代表。现在,我也要说一位母亲,她真是一位好母亲,是她的慈爱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一直到今天。她,就是我的母亲。
我是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长大的,记事起,母亲就常常带我去公园玩,我那时把南京所有的地方都游览了,那一张张照片都记录了我的成长。上小学时,我常常不懂事,为此,我没少挨母亲打,可打过之后她却哭了,打在女儿身上,疼在母亲心里,那时我并不理解母亲为什么这样做,渐渐大了,我便明白那是为我好,现在上了高一,读了女作家毕淑敏写的一篇文章《孩子,我为什么打你》里有一段话:“……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的时候,我能够通过打让你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我知道打人不对,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诗人将这一特权赋予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我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每读到此,回想起当年母亲打我的情景,依稀记得,那时我是个小淘气,总爱东闯闯,西闯闯,冒冒失失,结果和班里的同学闹矛盾,扭打起来了,结果被班主任知道然后告诉母亲,那时我和母亲回到家,她的脸色很难看,冒着火气,眼神透着失望的表情,把我一阵生拉硬拽地拖进房间里,关起门来就打……回想起这个情景,我才明白,打与不打都是爱,我不该怨恨自己的母亲,应该感谢她,是她让我成长。
我还记得,小时候学骑自行车时,母亲常常扶着我的后座,让我骑着,她怕我摔下来,可是我还是摔下来了,然后就“哇”的一声哭出来,这下母亲就说:“哭什么呢,这点小伤不算什么,起来,我们继续练!”慢慢地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那个时候,腿上已经有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伤痕了……
我还记得,四年前,我刚上中学,怀着对求学的热爱和对学校的向往,我成了一名住校生,一星期只能回家住两天。我家离我的学校很远,坐公交车要一小时才能到。为此,我们不得不在星期一早晨五点半起床,六点十五分前赶去车站上学。四年来母亲风雨无阻地接送我,我总说:“妈妈,我可以自己去的。”可母亲一如往常,硬是把我送到了学校。上学途中,在车上,母亲常叮嘱我:“要好好照顾自己哦,天冷了要加衣服,要多看书……”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进行,我深深地感到自己欠了母亲太多,一生一世都还不清的……知道今天,又是一个星期一,母亲温和地说:“妈妈今天就把你送到车站了哦,你自己上车,路上小心,到校给妈妈发短信啊!”我很听话地点了点头。上车后,我找了个座位坐下,正好看到车下的妈妈挥手和我说再见,我忽而觉得,我已不是一个需要母亲保护的女孩了,我已经长大了,所以母亲她放了手,可是,我泪眼婆娑,母亲就这么放手了,心里真有些难过呢!每周回家见母亲,都看到她额上的青丝一天一天变白,我真的很伤心,唉,母亲老了。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叫“乌鸦反哺”,我立志,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母亲,不能让她再为我操心了。
在这16年里,如果说我学得了一些生活常识、如果说我变得更沉稳,我都得感谢她,——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