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课堂出现“捣乱分子”
“捣乱分子”这个名词对于老师们来说太熟悉了,不论你是班主任或是科任老师,你总会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碰到这样的学生。当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办?
暑假期间,学校推荐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叫做《课堂问题与争鸣》,在这本书中就“当课堂出现捣乱分子”这个话题进行了争论。不同的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有的会“批评并请家长”,有的会“个别谈话”,有的会“让自己的课堂灵动起来”,有的会“实行软着陆”……,我仔细地看了每位教师的处理方法,也在不停地思考自己在平时遇到类似的情况是如何处理的。
我所带班级是小学四年级,这个班是我从一年级一手带上来的,对大多数学生的性格特点,脾气爱好已经掌握的比较全面,但是去年新加入了一个插班生,这个小男孩第一次面对我时没有丝毫的紧张与胆怯,对他父亲的叮嘱嗤之以鼻。心中暗想:这个孩子有个性。
果然不出我所料,刚刚报名在教室发书时,他就表现出张牙舞爪的样子了,把新领到手的书在空中扔来抛去的,接下来检查假期作业了,当我看到他的作业时,吓了我一跳-------本子破烂不堪,字迹潦草无比,还有好多都空着没做,我想:这样的学生到底怎么办?我没有对他大发脾气,只是轻声说道:都这么大人了,还不知道爱惜自己的东西,可是不应该啊!今后可要注意哦?我就这么一说,没想到他会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这时我觉得他接受了我的批评,心里有点小高兴!
第二天,该上课了,当我来到教室时,教室里乌烟瘴气,蓝色的窗帘远离轨道哀怨的躺在地上,他正在追赶另一个小同学呢!一边追一边喊。看我来了,连忙收住脚,马上要上课了,我也就没再详加追问。课堂上同学们都在积极发言,我见他坐在那里心不在焉的样子,边讲课边走到他身边给他使了个眼色,谁知他却没理我当没那回事,在小组讨论问题时,又有人告状说他扯女同学头发,我为了不耽误大家的上课时间,先请同学们专心学习,下课再处理。
等到中午放学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谈话:“谢某某,你是刚到我们班的一名新同学,我们欢迎你的加入,虽然你是插班生,但是我们大家都会关心你,你到我们这个班后,要一切从头来,老师看你的表现,你也会是个出色的孩子,好吗?”他开始还在那里满不在乎的摇晃着身子,当听了我的一席话后,慢慢的站稳了,紧接着我抓住机会说:“相当班干部吗?”没想到他说:“我一个差生能当班干部吗?”我一听,有戏,就说:“谁说你是差生?谁又说你不能当班干部?你说说,想当什么?”他用手摸摸脑袋,没有说,我又问:“你在我们班个子高,肯定力气也比较大,声音也一定洪亮,愿意当体育委员吗?”他听我这么一说,来劲了:“我最喜欢体育运动了!”看着他得意的样子,我趁机又说:“光喜欢还不行,还得有持之以恒的态度,你行吗?”他用一种信心十足的目光看着我,说:“行!”接下来我又给他说:“现在你已经是我们班的一名班干部了,你的一言一行别人都会很在意,你能约束自己,给同学们做好表率吗?”这时他迟疑了一会儿,我知道他在想什么,就说:“你不要怕自己犯错,人也不可能不犯错,但是,我希望你尽量少犯错,我给你制定一个犯错计划,你看如何?”听了我这样的话,他觉得有点莫名其妙,问我:“老师,别的老师都坚决反对学生犯错,你怎么还要给我制定犯错计划呢?”我笑着说:“一个人长时间养成一种习惯,想要他马上改点那是很难的,几乎是不可能,老师知道你改掉一些坏习惯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就想给你制定一个犯错误的计划。”这时他“哦”了一声,我说:“你自己说说看,允许自己一周之内范几次错误?”他想了想道:“一个周只有五天,可是我每天都爱捣乱,怎么办啊?”看着他那副认真样,我有点想笑,说:“我们来个循序渐进的办法,就是每个周逐次递减,第一个周我允许你范五次错误,第二周只能范四次错误,依次类推,怎么样?”他又想了想,紧接着底气十足的回答道:“好!”
后面的几天,我在观察,发现他是在慢慢变化,上体育课、上早操时,总是他第一个最先跑到操场,到老师那里拿体育器材很积极,整队认真,嗓门大,发现谁站的不端正就大声喊道:“某某某,往这边来一点!”我也会时不时在班上表扬他的点滴进步,有时间再把他叫到办公室去谈心,了解近期情况。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晃一个月过去了,以前我一进教室就有人告他的状,现在很少很少了,原来我到教室去就看见他在高声喧哗或把别人追的满教室跑,把凳子桌子弄得咚咚响,现在走进教室,空气清新,一派学习氛围。
这件事情结束后,我想了很多。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生中从未犯错误的人是很难找到的。当童年时期道德面貌正处于形成阶段时,犯错误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这也就是说“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允许学生犯错,更要给他改错的机会。一般来说,学生在犯了错误后往往是比较胆怯的,如果当老师的在这个时候火冒三丈,学生要么不敢去承认自己的错误,要么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承认错误。所以当孩子出现错误时,教师的头脑要保持冷静,冷静地去面对问题、冷静地去处理问题。另外当师生的矛盾出现激化的苗头时,要放开这件事,并不是说回避矛盾,而是给双方一个重新认识事情、梳理事件的机会,通过再认识让彼此发现处理的不足之处,也是给自己一个缓冲的阶段,通过慢慢思考、静静分析去更好地处理这样的事情。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要总是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当老师的也会犯错误,我们在批评孩子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从自身找找原因,多换位思考一下,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孩子毕竟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