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践行新师德
——新师德规范学习体会
近来学习新师德规范,我深深体会到做一名教师的责任重大,必须有一颗爱心,更重要的是懂得在实践中去爱。
世上的爱有很多种:恋人之间的情爱,朋友之间的友爱,长辈对小辈的疼爱,小辈对长辈的关爱等等。
《绚丽多彩的爱》一书中列举了六种不同类型的爱。有两种爱值得关注:一是仁慈之爱,一是基督徒般的弟兄之爱。前者的爱是一种充满着同情心的怜爱,一种如同亲密朋友之间的稳固而宁静的爱。后者的爱是一种以“你”即所爱对象为中心的圣洁之爱,对自己所爱的对象总是能够忍让、宽容、和蔼、亲密。
而老师对学生的爱却与众不同。
教师的爱是“民族爱”、“事业爱”、“教育爱”。从政治品质方面看,爱可以理解成爱祖国,爱人民。如果从职业角度看,爱也可以理解爱岗敬业,爱教育事业。如果从师生关系方面看,那么爱又可以看成爱学生。
教师的爱,是圣洁无私的。真正的教师,是纯粹的奉献者。他们把自己的青春、智慧、温柔、激情,乃至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和盘托出,不为名利、不计报酬,微笑着送走一代代争芳的桃李,又微笑着迎来一株株的幼苗。这平凡的一生虽不会惊天动地,却已然用爱浓缩了生命意义的崇高。
教师的爱,是广博而细腻的。它将师者的才能、风范以及自我牺牲精神注入伟大的人格之中。它具有和风的气质,能吹抚到每一处心隅;它拥有大海的情怀,能包容下每一个学生。举手投足,耳濡目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是一位令人难忘的严师。他的鼓励、他的教诲、他的关切、他的热情,犹如一股股热流,激荡在异国学子心间,从而赢得了一代文豪终生的怀念与崇敬。
教师的爱,是可歌可泣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爱,不仅凝结着心血和汗水,也跳动着生命中最动人的音符。古往今来,无数有成学子用饱蘸浓情的笔触,歌咏他们敬爱的老师;无数文人墨客也曾为这些可敬可爱的人泼洒他们的才情。一部《乡村女教师》,荡气回肠,感人肺腑,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而今,看看当代中国的乡村教师。他们默默奋斗在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远离繁华,安贫乐教,形成了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
教师这一行业的特点就注定了生命中没有轰轰烈烈,有的只是平凡,但也就是这平凡,也可以造就另一种辉煌。只要你心中有爱,这种爱在任何时刻都闪烁着夺目的光辉。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在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
爱因斯坦说:“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巴特尔也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论语•颜渊》)孔子说仁者爱护人、关心人、把人当人对待;智者善于了解人,识别人。孔子爱护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品德学业的增进和他们的生活与健康状况。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人是不能离开集体环境的,在集体中人既需要别人爱自己,又需要自己爱别人。
希望得到教师的爱甚至可以成为学生在学校中一切思想和行为的中心动机。他们常常怀着紧张的心情等待着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每天都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美好的东西。事实证明,学生在得到了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以后,常常会在学习、生活中产生更大的干劲。当他们遇到痛苦和挫折时,教师的同情和开导能使他们得到更大的安慰;当他们犯了错误以后,教师公正的评判和真诚的帮助能使他们感到获得了最大的谅解,从而鼓起前进的勇气。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一个有责任感、有爱心的学校才能被称为一所真正的好学校。
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曾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则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圣。
李镇西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曾深情地说:“我的教育历程使我对素质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素质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没有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一种真正的教育是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的。肖川博士说:“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和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
用尊重表达爱。
学生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这是人的天性,在老师慈祥的微笑和爱的呵护下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在尊重中,学生们会变得思想大胆活跃,敢于展示自己,会变得乐于接爱建议和帮助,使我们的教育会更有效。爱不是怜悯,爱不是施舍,爱不是并吞,爱是对生命的热爱,是试图用一个人的生命感去唤起另一个人对生命的热爱、激发生命的活力,所以,爱是尊重。
用真诚去表达爱。
俗话说:“人心换人心”教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学生,用诚心撞击学生的心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必然会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自觉主动的接受教育。心理的沟通,情感的融洽,会达到教育的真谛。
用信任去表达爱
作为教师不仅要能真诚地坦白自己,更应以信任为态度对待学生。教育只有建立在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才能给他们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突出培养了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胜过了许多空洞的说教。
用理解去表达爱。
大干世界,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与认知水平个不相同,没有理解就不可能进行语言的沟通与思想的交流,更不能达到情感上的融洽。就是说,教师应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分析问题,在心理学上称“移情”或“心理置换”,只有真正理解了孩子的困难、愿望、与要求,爱的关心才能落实到实处。教师的理解容易引起学生的感动,感动会引起学生的反思,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反思中得到升华。同时感动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用宽容去表达爱。
“宽容”是一种爱,其魅力就在于它可以使人的思想改变,让人的灵魂得以重生。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宽容学生的过错,实际上是把一种信任、一种责任交给学生,而学生得到信任和责任,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改正自己的过错。宽容的核心是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为原则,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三不”即:“不责学生之小过,不揭学生之隐私,不念学生之旧错”。适当的为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让我们用爱心践行新师德,去创造教育的奇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