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幸能够参加第二届高研班的学习,在新年之初就聆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和孙宗良老师的讲座。下面简单谈谈我本次学习的收获。
文本解读是教师在上课前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语文课堂的精彩与否。不管在中学还是大学课堂上,语文文本的微观解读都是难点,也是弱点。难在学生面对文本,一目了然,间或文字上有某些障碍,求助于注解或工具书也不费事。这和数理化英语课程不同,自然科学或者外语教师的权威建立在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未知到已知。而语文教师却没有这样的便宜。他们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就可能辜负了教师这个光荣称号。语文教师的使命,要艰巨得多,也光荣得多。数理化英语教师的解释,往往是现成的,全世界公认的,而语文教师,却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作实践和探究的。
语文文本解读之重要和难度之大可见一斑。那么究竟应该怎么进行文本解读呢?孙宗良老师的讲座给出了答案。却告诉了我原来不仅要关注“who谁写的、what写了什么、how怎么写的、why为什么这样写”,而且更要关注“who谁读的、what读到了什么、how怎么读、why为什么会读到这些”。孙老师用了三个词“发现、判断、重构”概括了他文本解读的三个步骤。另外我对孙老师的一句话印象深刻,“每个老师每学期都要选一两篇课文精读精备”,是啊,我们总是以“每篇文章都精读精备,那怎么来得及啊?”为理由拒绝精心地文本解读。而错失了欣赏和感悟语文文本解读的一幕幕美丽风景。
回过头来看看两位老师的课,可以看出她们在上课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用表格向我们呈现了她们解读的成果,这点精神值得学习。在正是由于这一精心的准备而导致了教师的预设太强,很多时候教师抛出问题后,心里已经有了一个预设的答案,这样很容易忽略学生的阅读感受和课堂的动态生成。比如小孙老师在课堂一开始就问学生“文中的教授留给你怎么样的印象?”一位学生一开始答道了老师预设的答案,但可能老师觉得这样不具备难度,又绕了一圈,抽查了另一位同学,于是老师提了一个学生无法统一回答的问题,接着课堂卡死。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问也不知该如何应答了。另外对于“刁难”一词,说实话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一步步的阅读中去感知,而不是让学生在初读中就得出,有点教师牵引的痕迹。
当然小孙老师在课堂中也呈现出了很多闪光点,比如在理解“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您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这一问题时,教师及时补充背景,解决课堂理解危机。
所以我们在将来备课过程中应该注意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要学会从学生的视角,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期在课堂中达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