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系列微课
——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自古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有杜甫倡导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起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 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读物、
小学生年龄小、语言积累少,但记忆力强,他们对图书的理解认同往往是通过直觉形象,于是我们向他们推荐介绍的读物总的要求是内容浅显、情节生动、图文并茂,选取的读物首先应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良好的影响。其次要注意体裁的多样性。如故事、童话、寓言、散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等。第三是内容丰富多彩,知识涵盖面广泛,富有趣味性。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指导课,让学生接触多种学习形式及方法,如:配乐诗朗诵比赛、给诗配画、诗文接龙、生动活泼的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创设良好情境,提高阅读兴趣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音乐、体育、美术等兴趣浓厚,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引入音乐、美术、表演等因素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情境,可以提高阅读兴趣,强化阅读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可适当添加一些辅助工具,如听或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查阅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借助录音机让学生配乐朗诵、形象逼真地表演都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中体会文章的内涵。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还可以合理地安排绘画等,使阅读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 内外结合,学会积累和运用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有益补充和发展,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以课文为辐射点,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用已经讲授的课文作为基础,辅助介绍相关内容的课外读物。比如,学习了《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就引导学生读有关介绍邓小平的书籍,了解当时中国的现状以及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忆读书》让学生走进了冰心,《草原》让学生了解了老舍先生,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推荐他们的其他作品开阔眼界……
在扩大阅读量的同时,不断开展各种比赛活动,比如:诗朗诵、讲故事、心得交流等,让学生谈体会、谈收获,互相鼓励,互相启发。通过各种形式的督促和引导,他们就会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会越来越浓,而且能很快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技能、方法和规律,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的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