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群众观点 走好群众路线
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第一位的政治观点,它鲜明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真正体现了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宗旨。历史的看,密切联系群众,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必须一以贯之的坚持下去;辩证的看,党与群众脱离,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失去凝聚力、失去感召力;现实的看,加快美丽幸福承德建设,需要进一步的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一、要把群众观点作为第一政治要求,内化于心
领导干部要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作为首要政治要求,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内化于心。在思想上贴近群众。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根植于脑海里,切实打牢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基础,始终把人民群众当亲人看,把人民群众的冷暖真正挂在心上,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怀有真感情,下真功夫,着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在作风中融入群众。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拜群众为师、当小学生,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用群众的智慧来完善我们的思路、改进各项工作。要坚持艰苦奋斗,保持清廉本色,和群众同甘共苦,维护良好形象,赢得群众信任。在成效上由群众评判。“知政失者在草野”。我们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检验各项改革发展成效的最终标准。
二、要把为民谋利作为重要职责,真抓实干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全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承德仍属欠发达地区,处于全省的“第三梯队”, 面临着“五小一低”的发展现状,在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上与兄弟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还肩负着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群众当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求发展、想脱贫、盼致富”,面对京津地区和省内先发地区的巨大落差,承德的百姓比其他地区更盼望富裕,这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涉及区域自信心、区域荣誉感、人心向背的政治问题。因此,我们要全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地做大经济总量,既要做到“稳中求进”,更要做到“进中求好”,以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总抓手,加快把经济实力搞上去,把群众收入搞上去,以发展凝聚人心、聚合力量,为建设美丽幸福承德提供内在动力。要着力增加民生福祉。近年来,我们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民生资金投入力度,按照“大小不漏项、尽力都给足、标准有提高”的原则,把有限财力集中向教育、卫生、就业、保障、扶贫等社会事业倾斜,去年,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2%。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在事关群众上学、就业、看病、饮水、住房、行路、环境改善等方面,多做一些“一家一户办不到、千家万户都需要”的实事、好事,使发展成果体现在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体现在城乡面貌的改变上、体现在老百姓的笑脸上。
三、要把服务群众作为一种本领,不断提升
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本领强不强、水平高不高,直接关系到联系群众的广度和深度,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练好“基本功”。为群众服务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具有服务的基本能力。首先,要懂政策。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遇事是非清楚,界限分明,能够熟练运用,正确处理。其次,要有调查研究的能力。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掌握群众的困难诉求和愿望,发现并拿出解决群众问题的对策、措施。再就是要善抓落实。坚持把广大群众的普遍愿望和合理要求纳入经济发展总体布局之中,明确工作责任、标准、步骤和时限,抓铁留痕,务求必成。还要有思想工作的能力。能够耐心听取群众的反映和诉求,依据政策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服从大局,遵纪守法。要善于激发群众潜力。群众中有真理,群众中有智慧,群众中有力量。要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建设,激发投资创业热情,形成全民创业、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要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做好群众工作。要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大力发展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不断创新群众自我管理形式,打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群众基础。要创新服务群众的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把握时代特征、遵循时代规律、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要健全群众联系制度。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阵地,加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历练”的力度。要畅通网络联系渠道。积极利用网络媒体与群众打交道,占据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并积极争取主动权,更好地发出党和政府的声音。要推动“社会管控”向“社会治理”转变。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发展社会企业,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社会组织依法自治管理,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