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都有两面性,奖励有正面效应,也有面效应.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干的事情也很琐碎,殊不知有的时候吃力不讨好,干得很盲目。听了各位老师坦诚的经验交流和马老师深入浅出地辅导,令我受益匪浅,让我也抛开琐碎与纷杂,静静地思考一下自己在对孩子的奖励上有什么得失,以便扬长避短,矫枉过正。
一年级时,由于奖励,我们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老师我有十颗小红花了。”周健兴奋地向我汇报。
“祝贺你的进步,这是你的奖品。”我也为他高兴,把糖果奖给了他。
“老师,我有20颗小红花了。”“老师,我有30颗小红花了。”周健不断向我报告着好消息。的确,周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不少,字也写得端正了不少,我也暗自庆幸自己小小的奖励能给平时作业拖拉、字迹潦草的周健注入了学习的动力。
“老师,我有40颗小红花了。”周健再一次来报告,我正要把奖品递给他。
“老师,周健的小红花是地上捡的,我刚看见他又捡了一颗贴在了自己的红花榜上。(我给每位同学发了一张表格,把得到的红花贴在表格里,满整十数就发一次奖。)”徐德康有点义愤填膺地当众揭发。
“我没有。”周健一边说,一边却低下了头。
下课后,我把周健叫到办公室,耐心询问,终于知道,周健每次拿到小红花都很开心,但发现小红花越来越难得到,而别的小朋友比自己多好多,心里总想着能得到最多的红花,最多的赞美,最多的羡慕。
每次我要进行奖励,都是因为班级里的某个方面发展不平衡时,一部分学生表现出色,而一部分学生却差强人意。比如说字写得有差距了,就奖励字迹端正的小朋友,催促其他小朋友以得奖最多的小朋友为榜样,努力把字写好。这的确在短时间内有效,学生为获得五角星而欣喜,为得到三角星而惆怅。久而久之,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值高了,要想得到嘉奖的门槛高了,小孩子的发展总是有些起起伏伏,发现自己的努力有时不被认可,就垂头丧气,甚至觉得老师的评价不公平,失去了追逐上进的力道。嘿,弄巧成拙,奖着奖着就变成一部分比较优秀学生的事,而真正想通过奖励来拉一把的后进学生,由于长期奖不到而被边缘化,最终我的目的被异化!
又听马老师说口头表扬的负面效应远小于其他的物质奖励,我也十分认同。今年我带的班进入了二年级,我不再以五角星和糖果作为奖励,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口头表扬为主。负面效应是少了,但好像刺激性又不够了,学生得到表扬了没什么证据,他们小小的虚荣心得不到更长时间的保持。
总而言之,表扬是每个学生渴望的,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什么时候是奖励的最佳时机,选择什么方式去奖励,都需要不断琢磨。没万能钥匙,也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学生在发展,学生在成长,我们的奖励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