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教育百科教育杂谈
中国传统文化有感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中国传统文化有感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生息繁衍,历尽沧海。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人们辛勤耕耘,编织自己理想的梦。终于历尽磨难,从构木为巢、掘地为穴里走出,住进了高楼大厦;从结绳记事,发展到了一秒钟能进行数10亿次计算的电脑世界;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步入了现代文明的殿堂;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世界,进入了登月探险的太空时代。面对这些变化,人们开始进行思考:人类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创造之路?这些创造说明什么?这些问题曾是如此强烈地吸引着众多的思想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他们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研究,终于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科学——文化学。
“文化”一词经常见于当代的报刊杂志。例如旧石器文化、仰韶文化、玛雅文化、吴越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海派文化等等。随着文化学研究日新月异的发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充实更新,以至于当代的中国以十分的热情关注着文化的介绍和研究,服务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那么“文化”究意指的是什么呢? “文化”一词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中国固有的语言系统中,“文化”是“文”与“化”这两个字的复合。“文”字最早可见于商代甲骨文,像身有花纹袒胸而立之人,后引申为各色交错的纹理,并进而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文德教化等。“化”字出现稍晚,不见于甲骨文,有改易、变幻、生成诸义,初指事物形态和性质的改变,后被引申用于教行,迁善等社会意义。
“文”、“化”二字的复合使用,是春秋战国以后的事情。《周易•贲卦•象传》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天文”,是指天道运行的自然规律;“人文”,是指人际之间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人伦规范和风土民情等。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为政治理天下,须通过观察天文来把握周围环境变化发展的节律和方向;同时还须观察人文,因势利导,随宜教化,以求得理想治局的实现。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相关联,“因文教化”或“以文教化”的思想已经十分明确。至西汉,刘向作的《说苑》,始将“文”“化”二字正式联为一词,该书《指武》篇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其后,晋人束皙在《补亡诗•由仪》中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意思是“言以文化辑和于内,用武德加于处远也”。十分明显,在汉语系统中,“文化”一词的本义是与“武功”、“武力”相对的,是以文德教化天下,这里面既有政治主张,又有伦理意义。
但中国传统的“文化”与西方传统的“cultura”在词义上有着明显区别的。“文化”的本义是身上雕有花纹的人,它强调的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偏重于精神领域;而“cultura”则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进而引申到社会领域和精神领域,它的本义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毋庸讳言,后者较之前者,有着更为深广的内在意蕴。
另一方面,这两个词汇又都具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即都强调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在这种有意识、有目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主体是人类自身,客体是社会和自然。应该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自然”,不仅包括存在于人身之外的外在自然界,而且还包括人类自身与生俱来的本能、人体固有的各种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属性在内。
由此说来,“文化”一词在当今世界哲学和各门科学都取得了重要发展的历史环境下,它的实质性含义应该是人类主体通过各种有意识、有目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对社会和自然客体的适应,利用和改造。其实现成果的体现,既表现在各种自然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和发展,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因此,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乃至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