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描述:
组织幼儿开展手工剪纸《贝壳彩链》的活动中,我首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用人鱼姑娘的口吻说:“我要去参加舞会,但是,缺少一条项链,该怎么办呢?人鱼姑娘买不起大海里的珍珠,请小朋友们帮忙想一想可以用大海里的什么来做项链?(引导幼儿大胆地想出各种办法)接着,幼儿们很快地就想到了利用贝壳来做项链的好办法。于是,教师马上出示图示,引导幼儿观察(贝壳)制作材料,让幼儿初步了解(贝壳)材料的两边是对称的,进一步学习对称剪纸的方法,并结合儿歌《对称剪》,使幼儿能更加直观地掌握对称剪纸的技能技巧。当幼儿剪贴贝壳的时候,由于有情景的贯穿,孩子们都很积极地想快一点给人鱼姑娘戴上项链,如:容容兴奋地说:“老师,我又做好了一个贝壳”。文文连忙抢着说:“我也剪好一个大贝壳了”。“谢谢大家,为我准备项链”。我随机地以人鱼姑娘的口吻说。大约又过了五分钟左右,瑶瑶、拉拉等几名幼儿的兴趣有点减弱,我连忙说:“小朋友们,加油!人鱼姑娘的项链还差几个贝壳呢?”这时,亮亮急冲冲地走过来说:“老师,我剪好了”。就这样,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贝壳不断地黏在一起。突然,泽宇大声叫了起来:“贝壳项链太长了呀!”我灵机一动说::“给人鱼姑娘当脚链、手链吧。”泽宇点点头,最后,我以人鱼小姐的口吻“谢谢小朋友们”,愉快地结束了活动。
活动分析:
教师在进行手工活动中,能从幼儿的实际发展和需要出发,在选择教材方面考虑到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的动手能力,以情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站在幼儿的角度,尊重幼儿的兴趣,把幼儿放在了主体地位这个新理念。
当预设的材料过多时,教师能随机应变地说:“就将做好的项链给人鱼小姐当手链、脚链吧!”而不是“追求”过程的圆满,追求作品的最佳效果,而忽视了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引导,这是教师实际教学中处理较好的地方,以婉转的口吻过渡而延伸下去,至始整个教学得以成功地结束,孩子们也非常高兴地感到自己为人鱼姑娘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到结束他们还不断地欣赏着自己制作的贝壳项链。
活动反思
教育观念的更新,促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幼儿主体性地位的重要性。新《纲要》明确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但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许多观念只是停留在比较浮浅的层面上,以幼儿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作用的降低。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学内容应源于生活,源于兴趣。
《纲要》强调: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的原则。我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选择了此次活动,它既是幼儿熟悉的,又是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只要动手做了,就会有体验,有收获。
兴趣的发生是以一定的需要为基础的。有什么样的需要就会对什么样的对象发生兴趣。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兴趣和需要是人类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前提。幼儿的活动更会受到兴趣和需要的直接影响,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地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兴趣,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
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必须得到足够的尊重。在剪纸活动中,当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情景里,专注地为人鱼姑娘做贝壳项链时,幼儿内心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以为人鱼姑娘做项链为主线周围教学的生长点。
2.活动目标应着眼于发展,注意整合。
在本次活动中,我没有将对称剪的剪法直接告诉幼儿,而是变知识传授为幼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变机械模仿学习为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探索实践,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我将该活动的目标定为:(1)巩固幼儿看图示的能力,继续学习对称剪出各种不同的树叶。(2)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这些目标是显性的,但这个活动所实现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隐性的目标,它们有机地整合在手工活动之中。如:教师让幼儿“说说如何帮助人鱼姑娘?”是渗透了语言领域的目标;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剪纸活动,感受成功的乐趣,唤起自信心”。则是社会领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