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艺术《大雨小雨》
教学目标:
1.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知大雨小雨的强弱变化。
2.尝试以声音、肢体动作、打击乐器的不同力度表现大雨小雨。
教学准备:
1.磁带及录音机;挂图41号。
2.若干铃鼓、碰铃。
教学过程:
1.音乐游戏“小朋友散步”。
游戏中,听到下雨的音乐声幼儿两手搭着头顶跑上座位。
2.学唱歌曲,感受与初步表现雨声的强弱。
(1)倾听《大雨小雨》的音乐,感受声音力度的不同。
提问:大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小雨的声音又是什么样的?它和大雨的声音一样吗?
(2)学唱歌曲《大雨小雨》
用声音力度的变化唱出大雨和小雨。
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大雨声音响。小雨声音轻,我们大家一起来为大雨、小雨配上声音。
(3)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大雨小雨的强弱变化。
如以拍手、拍腿表示大雨;以点头、拍肩等力度小的动作表示小雨。
3.以打击乐器的形式进一步表现大雨小雨。
(1)出示碰铃、铃鼓,幼儿自由探索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
引导幼儿比较声音的强弱,请幼儿思考: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哪种像大雨,哪种像小雨?(大雨——铃鼓;小雨——碰铃)
(2)出示挂图,和幼儿一起认识节奏中的各种符号。
(3)根据节奏中大雨小雨的图示,用声音力度的变化唱出大雨小雨。
(4)根据节奏中碰铃和铃鼓的图示,跟随教师一起分别徒手练习铃鼓和碰铃的打击方法。
(5)一半幼儿拿铃鼓 ,一半幼儿拿碰铃,听音乐,看着节奏谱分别练习铃鼓和碰铃的打击方法
(6)幼儿听音乐,学习碰铃,和铃鼓的合奏。
(7)夏天的大雨越下越大,还可能出现什么?(打雷、闪电)它的声音是怎样的?引导幼儿用动作或声音大胆表现。
(8)出示新乐器——镲,它可以帮助我们一起来表演歌曲,教师演示镲的演奏方法。
(9)出示节奏谱中的镲,引导幼儿看节奏谱徒手练习镲的演奏部分。
(10)请能力强的幼儿拿镲,其它幼儿用铃鼓和碰铃一起来演奏“大雨小雨”。
进一步感受下雨力度的强弱差异,引导幼儿注意聆听整体效果,说说自己的心里感受。
教学反思:
因为幼儿有感知强弱的经验,所以当老师提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幼儿便能迅速的区别出来,请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示,幼儿也能区别出来。每个环节的思路也是非常清晰,可能因为同一乐器的数量不够导致乐器加入时,效果不是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