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活动:
鲁班的故事
核心目标:
欣赏、理解故事,感受鲁班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敢于尝试的人物形象特征。
相关目标
产生向鲁班学习的愿望,懂得从小就要会发现问题,多动脑筋,多想、多问、多做,才能变得聪明。
活 动 过 程 与 指 导
1.出示锯子导入活动。
(1)出示锯子,提问:你见过这种工具吗?它有什么用?
2.听故事《鲁班造锯》,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特征。
(1)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
(2)提问:鲁班制造了什么工具?他是怎样想到要做这种工具的?鲁班怎么会想到把锯子做成这种模样的?
3.听故事《鲁班造伞》,进一步感受人物爱动手动脑的特征。
(1)谜语:远看像座亭,近看没有窗,上边直流水,下边有人行。(伞)
(2)教师生动地讲述《鲁班造伞》的故事。提问:我国第一把伞是谁发明的?
(3)看图讲述,提问:没有伞,下雨时人们出门会怎样?鲁班看见孩子们头上顶着荷叶,想到了什么?回家做了什么?人们夸奖鲁班,鲁班满意吗?他又是怎样做的?最后,鲁班造出了怎样的伞?
(4)听了两个故事,你觉得鲁班是个怎样的人?
4.简单介绍鲁班及其他有关发明。
鲁班—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工。他发明了鲁班尺(曲尺)、锯、打孔钻、墨斗等一套木工使用的工具,创造了攻城的“云梯”、水战的“钩强”和滑翔的“木鹊”等,他被木工尊为“祖师”。
5.激励幼儿要向鲁班学习,从小爱动脑,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要多动手做做、试试。
延伸:在科学区投放电池、灯泡、滑轮等材料供幼儿探索。
活动反思:
这堂课是一堂科学类的语言课。小孩子们自身都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一起欣赏了故事《鲁班造锯》和《鲁班造伞》。通过这两个小故事,首先让孩子们初步知道鲁班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木匠,发明了许多木匠的工具和其它有用的东西,被尊称为木匠的“祖师”。然后,还让孩子们了解鲁班因为注意观察、爱动脑、肯动手试一试,所以才能发明很多有用的东西。最后,孩子们自发地要向鲁班学习,学习他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尝试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