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片片飞来像蝴蝶》(儿歌)
设计意图 1.教材分析:儿歌是一种为低幼儿童创作,符合低幼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欣赏趣味,易读、易记、易唱。它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并特别重视节奏、声韵的美感,朗朗上口。文字流利自然,内容活泼生动、情趣盎然。一首儿歌说明一个意思或一个道理、或一个目的,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此首儿歌句式自由,声韵活泼,情趣深厚,意境清新,言语平白。
2.学情分析:小班幼儿在学习儿歌的时候喜欢运用动作表达,边说边做,喜欢有游戏情境的活动。而且本次活动前期幼儿已经对树叶的颜色、形状、飘落下来的样子有了较充分的感知。
针对以上分析,教师在执教中应注意学习方式的游戏化、趣味性。强调多种方式的反复吟唱,感受童谣的韵律感。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学念儿歌。
2. 完整连贯口齿清晰地朗诵,并创编相应的动作。
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学念儿歌
难点:朗诵儿歌并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树叶飘落的景象有充分的感受。
2. 物质准备:课件、图谱。胸卡:秋风、大树、红树叶、黄树叶。
教 学 过 程
|
|||||
时间
|
活动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2’
|
观看视频,回顾树叶飘落的景象
|
呈现视频:落叶飘。
|
幼儿观看视频。
|
幼儿自由回答:
提问:秋天到了,小树叶有什么变化?他们飘落的时候像什么?
预设:树叶变黄了、掉下来了。像蝴蝶、像飞机、像外星人。小树叶摇摇摆摆的。
回应:秋天到了,小树叶变成了黄色的和红色的,像XX,像XX,还像XX。
|
|
10’
|
核心过程
|
一、完整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
1. 过渡语:有一首儿歌讲的就是秋天小树叶飘落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 教师朗诵,幼儿欣赏。
|
幼儿倾听。
举手回答。
|
教师指名回答:
提问:你听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卡,一句一张。
|
二、幼儿学习朗诵,表现儿歌内容。
|
1.幼儿尝试朗诵2-3遍。
2.幼儿尝试创编动作。
|
个别幼儿朗诵。
|
提问:这首儿歌真好听,谁能像老师一样完整地说一说?
谁能加上动作说一说?
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一看?
预设幼儿积极踊跃参加。
|
||
三、幼儿尝试分角色表演,进一步表现儿歌。
|
1. 出示胸卡,介绍表演要求。
2.请其他幼儿朗诵,个别幼儿表演。
|
个别幼儿表演,其他幼儿集体朗诵。
|
提问:老师这里有秋风姐姐、大树、红树叶和黄树叶的胸卡,谁愿意用动作来表演风吹大树,树叶落的样子?
预设幼儿积极踊跃参加,但到了台上不知道如何分工合作表演。。
|
||
延伸活动
|
1.今天到家,我们把这首好听的儿歌念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2.将儿歌图谱放在区域中,供幼儿朗诵。
|
|
|
||
活动反思
|
附儿歌: 片片飞来像蝴蝶
秋风吹,树枝摇,红叶黄叶往下掉。
红树叶,黄树叶,片片飞来像蝴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