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节奏活动:青蛙
设计意图:
“提高幼儿音乐素养,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们依托课题“优化幼儿音乐节奏活动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探索在节奏活动的内容、形式、策略等方面进行有效的优化。《小班节奏活动:青蛙》,音乐形象生动、节奏鲜明,充满特色的音效对小班幼儿有较强的吸引力。整个活动借助图谱辅助、手指游戏、动作模仿、情境游戏等多种形式,引导孩子通过听觉、视觉、运动觉的联合感知,获得对节奏的敏锐感觉。而蛙鸣筒的演奏探索,使孩子们在恰当表现音乐的同时,进一步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感受音乐,掌握节奏型|X X| X X X|。
2、探索蛙鸣筒的演奏方式,并能用敲奏与刮奏恰当表现音乐。
3、积极探索,主动参与,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
教具准备:
1、物质准备:节奏卡片一套、大鼓一个、蛙鸣筒人手一个。
2、知识准备:幼儿有一定的节奏游戏经验。
活动过程:
一、迁移经验,感知基本节奏。
1、出示大鼓,声势练习。
“今天,大鼓要来跟我们一起做游戏哦,你能跟着它一起唱唱歌吗?”
2、借助图谱,感知节奏。
(1)“小青蛙也来跟着大鼓唱歌了,它会怎么唱呢?”
(2)出示图谱,练习节奏型| X X | X X X |。
(环节分析:幼儿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循序渐进的过程。小班下学期,孩子们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节奏游戏。在活动的开始环节,通过对孩子们已有游戏经验的迁移,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同时自然地引出今天的活动主题。)
二、动作辅助,理解音乐结构。
1、讨论表演,学习手指游戏。
“一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2、图谱辅助,感知乐曲节奏。
“今天我还带来了一首小青蛙的音乐,听听这首音乐里小青蛙在干什么?”
3、情景游戏,理解音乐结构。
“让我们一起跟着小青蛙们到池塘里去玩一玩吧。”
(环节分析:小班幼儿还处在直觉行动思维阶段,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活泼有趣的手指游戏、生动形象的动作模仿,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感知和表现音乐节奏。而图谱的辅助,情境游戏的体验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整体结构。)
三、探索演奏,表现乐曲节奏。
1、自由探索蛙鸣筒的演奏方式。
“这是什么?你能让蛙鸣筒怎样唱歌?”
2、尝试敲奏刮奏两种演奏方式。
“蛙鸣筒敲起来的声音像小青蛙跳,刮起来的声音像小青蛙呱呱叫的声音。”
3、集体用蛙鸣筒为《青蛙》伴奏。
“我们可以怎么演奏?能发出几种声音?”
4、分组用蛙鸣筒为《青蛙》伴奏。
(环节分析:蛙鸣筒独特的音响效果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是充满趣味的,敲奏和刮奏两种演奏方式产生的音响效果恰好能准确地表现《青蛙》这首音乐。活动前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对蛙鸣筒有了初步的感知,在这一环节中他们积极地将已有经验进行有效整合和提升,通过恰当的演奏表现音乐,充分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