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概括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三大作用;
2. 探究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解作用;
3. 探究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第三个作用:与动植物共生。
(二)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本章引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 通过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分析、思考能力;
3. 通过讨论、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共同协作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应用能力。
(三) 情感目标:
1.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辨证观点,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 激发学生爱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激发学生的创造情愫。
教学重点:
1.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可引起动物和人患病;
3.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可以与动植物共生。
教学难点:
1. 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 细菌和真菌可以与动植物共生。
教学方法: 观察法 图示法 实验法
教具准备:
师:多媒体片段;投影胶片;蒸馏水、树叶
生:搜集信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回忆:哪些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生:思考并回答(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师:那么,生物圈中如果没有了细菌和真菌,将会是一个什么状况?
生:各小组展开讨论,并作出各种设想。
师:那么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些问题。
[新课教学]
师:请同学们阅读“观察与思考”的有关内容,讨论细菌和真菌是怎样促进物质循环的?
生:阅读“观察和思考”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发挥的作用,后回答。
师:(展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 通过前面的观察、讨论,请同学们想一想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它们与动植物和人有什么关系呢?
生:以小组为单位,边看腐烂的水果边看展示并结合P67 讨论2。讨论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师:(展示细菌和真菌导致人患病的课件,如扁桃体炎、丹毒、足藓等)一边介绍病例的特征,一边介绍其危害和防治方法
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举出所熟悉的细菌和真菌致人患病的例子,并试图分析由何种致病原所致
师生:(共同得出预防方法)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用具分开,保护皮肤干燥等
师:从上面情况看,细菌和真菌会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但是不是所有的细菌和真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呢?
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总结归纳出有些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师:细菌和真菌也会给农作物带来危害,使农作物患病。(展示细菌和真菌导致人患病的课件,如水稻稻瘟病等) 那么我们能否利用细菌和真菌帮助农业生产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后材料。
生:阅读材料。小组讨论。 了解利用细菌和真菌防治农业害虫的益处、优点及防治过程。
师:(出示根瘤、地衣)同学们,请看这是我们所熟悉的“豆科植物的根瘤”、“地衣”。请问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与微生物有关系吗?
生:边看实物,边阅读教材。积极思考,尝试解答。
师:(根据情况给予鼓励性评价)请同学们把共生的概念总结出来,并画在书上。
师:那么这种共生关系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意义呢?
生:思考,小组讨论、尝试解答。
师:我们也知道,现在的工业生产氮肥的能力水平较高,为什么还要用“生物固氮”的方法来提高土壤的肥力?
生:思考,小组讨论、尝试解答。
师:前面,我们谈到植物的共生。其实,在动物与人体内也有共生关系的例子。那么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9内容后回答。
生:阅读教材,思考后尝试回答。
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鼓励性评价)
[课堂小结 技能训练]
师:(小结本节内容,引入技能训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9的“评价实验方案”,分小组讨论。
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交流。组代表发表本组的见解,并说明理由。(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师生:共同分析每一个方案。
[巩固练习]
1. 如右图所示二氧化碳在绿色植物和一些微生物中的循环作用,请据图作答:
2.空气中有利的二氧化碳依靠植物的_____形成___,被固定在植物体中。
3.落叶以及枯枝被微生物主要分解成_____,____和无机盐。它们再被植物利用。
4.图中的微生物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些微生物营___________生活。
5.植物体中的有机物通过______作用的生理过程,释放出______,排放到大气中。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 P43-45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类患病 三、与动植物共生 有机物 水+无机盐+二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