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建议】
一、课时分配
第一节 3~4课时
第二节 1~2课时
二、教学方法建议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节课事先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否则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乃至影响整个学年的化学课的教学。因此教师要用丰富的语言、生动的比喻、鲜明的实验,直观形象的录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为学生努力营造学习化学的氛围,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开始就出现一个喜欢化学学科的良好势头。
1、从第一节课开始,教师要有意识地提供和创设一些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并要注重培养学生使用教科书和参考书的习惯与于能力。通过实验、观察、阅读、讨论、资料收集、调查访问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培养他们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从而能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例如,在进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指导学生在对实验的观察、记录和分析中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教学中要注意从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结合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运用的认识。
3、在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平等的学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4、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实施分层教学,并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5、结合课本中的四十多幅彩图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并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6、要有意识的提倡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要把学生间中的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让每个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7、精心准备实验
“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也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⑴对课本上P4、P6观察与思考中的实验,教师要结合演示实验,介绍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和及其主要用途,并在实验操作规范化上提出相应要求。
⑵P7 实验1,应提醒学生操作时注意安全,酒精灯的使用应先由教师示范。P7实验“把蛋浸入白醋”,建议学生自带玻璃杯和白醋、鸡蛋在课堂上完成,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P9实验“烧不坏的手绢”,建议用酒精与水按4:3体积比混合,实验效果较好。手绢用一般餐厅的棉纱手绢即可。但该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建议最好由教师演示。学生进行上述实验操作时,教师要在规范化方面随时进行指导。
⑶课本P6 氯化氢和氨气混合的实验。建议可以改为: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进行实验。
⑷课本P6 观察与思考还可补充KI溶液与HgCl2溶液混合的实验。使学生观察到两种无色溶液相互反应后有橙红色沉淀生成。又由于药品的用量不同所引起的实验现象的不同效果(KI少量、适量、过量时实验现象由浅至橙红,最后橙红色沉淀逐渐消失),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教育学生实验时要按规定,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也为总结有沉淀生成的化学变化做准备。(注意:汞盐有毒,建议此实验不要让学生做)
⑸课本P7 “加热NH4HCO
⑹P4实验“从蜡烛火焰中,可以引出一缕白烟”中,玻璃管的口径,可用0.6~
三、教学中的注意点
1、本书开始“写给同学们的话”提出了一系列的化学问题,能让学生感知化学,以及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便于学生走进教材,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不能忽略。
2、在讲物质的变化前,应向学生补充说明“物质”与“物体”的区别。物质是宏观的概念,而物体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比如:“铁”是物质,“铁钉、铁锅”等则是物体。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物质的变化。
3、知道化学变化时伴随能量的改变,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将其列为重点。
4、课本P4、P8、P9以笔记本画页出现的:“观察”、“科学探究”、“化学实验”在教学中不能忽略。
5、在P7 “灼烧铜丝”、 P8“点燃镁条”,应初步向学生给出文字表达式,相关的元素符号、物质的化学式,记忆上可不作要求,这样可减轻以后这部分内容学生学习时记忆的负担。
6、对第二节的内容,可布置学生在课前从报刊、杂志或互联网上查阅、收集关于:⑴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事例。⑵水污染、白色污染和大气污染的资料。⑶应用化学知识,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事例。譬如:克隆技术、青霉素的发现、纳米材料。用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了解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同时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7、结合运用播放录像的形式,向学生直观展示化学在日常生活、生产、高新技术上的应用,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增强对化学的好奇性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