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
1、认识摄取蛋白质的重要性,初步认识“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
2、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在人体的存在和组成成分。
3、了解蛋白质的溶解性以及影响因素,及重要化学性质。
4、了解常见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和维生素制剂,人体摄入维生素对生命活动的作用。
5、知道某些物质(如甲醛、黄曲霉素、黄米霉素等)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
6、联系日常生活,解答烹调和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品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
1、蛋白质在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知道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2、认识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
仪器药品:蛋白质、硫酸铵、氯化镁、铜、钡、汞、银、铅的盐溶液,羽毛、棉布、酒精灯。
教学过程:
复习:掌握 下列化学方程式
符号:(C6H10O5)n +H2O nC6H12O6
C6H12O6+6O2 6CO2+6H2O+Q Q==
新课:[学生活动]:阅读P212
[老师提问]:通过阅读,有收获的同学(不论多少)请举手,(选择基础差的同学回答)
板书:一、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蛋白质
1.存在于:鱼、肉、牛奶、豆酱油等食品中
人体是只要能量还不够,还要细胞,细胞还要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那么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是什么呢?——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所以说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又一重要营养成分。
2.吸收与合成
③蛋白质的存在:人体内皮肤、肌肉、毛发、血液、激素、各种酶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④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C、H、O、N)+必需元素(S、P、Zn、Fe、Cu)如:血红蛋白的组成中就必须有Fe元素,有了这些人体必须微量元素就可以合成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如鸡蛋的蛋白质中含有S元素,坏了以后有一股硫化氢的气味。有些按基酸可由蛋白质分解制得,而有些是要从其他动物、植物中的蛋白质转化而来。例如:烹调肉、鱼等食物时,其中的蛋白质都转化成氨基酸,含有多种氨基酸的鱼、肉汤汁味道鲜美。常用的鲜味剂——味精,就是一种氨基酸的钠盐,谷氨酸钠。
⑤人体缺乏蛋白质: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发生贫血等(回忆低血糖症状)
[学生探究发现]:蛋白质的性质
出示蛋白质样品:呈现胶体状态,讲解溶于水的分子比较大,加盐后,蛋白质分子凝聚在一起,而析出。
1、 盐析:两支试管+鸡蛋清,一支加蒸馏水——溶解。另一支加饱和硫酸铵溶液——析出,(降低了溶解度)再加水,还能使析出的蛋白质溶解——可逆。
把黄豆浸在水里,泡胀变软后,在石磨盘里磨成豆浆,再滤去豆渣,煮开。这时候,黄豆里的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仿佛在豆浆桶里跳起了集体舞,聚不到一块儿,形成了“胶体”溶液。要使胶体溶液变成豆腐,必须点卤。点卤用盐卤或石膏,盐卤主要含氯化镁,石膏是硫酸钙,它们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再挤出水分,豆腐脑就变成了豆腐。豆腐、豆腐脑就是凝聚的豆类蛋白质。我们喝豆浆,有时就在重复这个豆腐制作过程哩。有人爱喝甜浆。往豆浆里加一匙白糖,豆浆没有什么变化。有人爱喝咸浆。在豆浆里倒些酱油或者加点盐,不多会儿,碗里就出现了白花花的豆腐脑。酱油里有盐,盐和盐卤性质相近,也能破坏豆浆的胶体状态,使蛋白质凝聚。这不和做豆腐的情形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