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物理初中物理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说课稿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 地位和作用:
欧姆定律(实际上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基本的电学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这一节的知识不仅是整个初中电学的核心内容,而且是今后在高中学习全电路欧姆定律必备的基础知识。
● 编写意图
概念、原理、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学生只有理解了概念和规律后,才能解释各种物理现象,并获得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欧姆定律作为初中物理的规律性知识,教材的编写程序依然是从实际现象中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去发现运动变化规律或相互的辩证关系,再进行理论概括、论证,然后把它们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种思路比较适应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 教材处理
本节内容分三课时教学。第一课时为学生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规律;第二课时为欧姆定律的得出;第三课时为欧姆定律的应用。即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规律、运用定律,先从操作的层面来强化对定律的理解,再在此基础上运用定律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显得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二、说学生
●学习基础
知识基础:已初步了解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涵义及串、并联两种基本电路的某些特征。
技能基础:已初步学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
方法基础:体验过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科学方法的运用。
● 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
1、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滑动变阻器R’的主要作用随实验目的的改变而改变(在研究I跟U的关系时,R’的作用是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在研究I跟R的关系时,R’的作用是使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2、由于实验误差导致的数据偏离,可能影响学生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3、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的涵义。
三、说教学目标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科学的探究活动中亲身体验,接受从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方法熏陶,培养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科学家欧姆事迹的介绍,激励勇攀科学高峰的情感。
3、通过欧姆定律的建立,体验自然界各种运动和变化必然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欧姆定律
(虽然《课标》要求掌握欧姆定律,但知识的掌握是一个逐步深化的动态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理解级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这里所谓的“理解欧姆定律”应包括识记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知道其意义、理解探索欧姆定律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分析和综合过程,能直接应用公式计算某段电路中的电流。)
2、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及方法,提高连接电路及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技能。
● 过程与方法
1、初步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培养设计实验,控制变量并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2、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及信息的收集和交流能力,
●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欧姆定律、理解其涵义。
难点:实验的设计,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探索过程,根据具体的几组实验数据概括出具有一般意义的定律。
关键: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处理好“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分析归纳”等重点环节。
四、说教学设计
● 教法与学法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容易出现的思维障碍,本课的教法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精心构筑体验的平台,把握“开”、“引”、“放”三个环节。“开”即开放情境、提供资源,提出课题、交给学生富有探索性的任务。“引”即在学生的探索活动遇到困难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实践探索,而不是超前指路、给结论,更不能“代替”学生得出结论。“放”即“放开来让学生学活”,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鼓励“标新立异”。
本课采用体验探究的学法,把欧姆定律课堂演示实验分解成师生共同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索、分析、归纳,突出“做中学”,在体验中去发现、去认识、去领悟。与教法中“开”、“引”、“放”三个环节相对应的是“体察”、“体验”、“体会”三种学习形态,即体察影响电流变化的可能因素,提出假说,设计实验;体验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过程,分析数据,建立规律;体会欧姆定律的意义及用途。
● 教具准备
每组备有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1.5A? 50Ω”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定值电阻5Ω、10Ω、15Ω一组。
教师演示装置一套。
● 教学程序(第三课时)
1.复习欧姆定律及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
2、以教师的示范引领学生解答电学计算题,采取讲练结合完成教学目标。
五、结语
总之,作为一个重要的科学规律的教学,教师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如何“教会”学生记住结论,“学会” 套用公式解题这个层面上,更应多方面关注学生的“学”。让学生在体验平台上,手脑并用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既能动地认识和生成了科学知识,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又学到了科学方法,发展了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进而真切地体验到科学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真正去感悟科学,这不真是我们在物理新课堂中所追求的吗?
集体备课讨论:
许校长:在用实验探讨电阻关系时,首先向学生交代实验方法(伏安法),出示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记录表格。接着边实验读取数据,边计算阻值,让学生尽量参与实验活动;为了使学生对等效替代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分别测出5欧和10欧电阻的限位后,再接入15欧的电阻,测算其阻值,最后才将5欧和10欧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在没有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情况下,学生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跟接15欧电阻时相同。
许光曙:电路分析是电学中的重要课题,其中的许多规范要求和分析方法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锤炼,学生才能熟练掌握。本节课的教学中(特别是例 2)也有了为这方面服务的可观条件。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电路已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而且在几何证明的学习中已接触到了分析综合法。因此本节课的又一目标是:通过运用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串联电路问题,使学生初步领会分析综合法的基本思想,规范学生解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白孝忠:引入新课课题后,引导学生复习电阻的物理意义,从而导出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概念(串联电阻对电流的总的阻碍作用的大小),为下面的实验教学和理论推导作必要的概念准备,同时也为分析等效替代法打下了埋伏。
使学生初步领会分析综合法的基本思想是本节保的难点。尽管学生在学习几何证明的过程中已多次接触到分析综合法。但由于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尚处于起步阶段,他们很难将在几何课中学过的方法“迁移”到物理上来,况且物理的“数学公式”又非纯数学公式,它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物理意又,因此初中学生在理解和运用分析综合法时是会感到有一定的困难的。
李建钢: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有了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的初步知识,并且通过分组实验,学生一般能较熟练地掌握伏安法测电阻,这就从理论上和实验上为学生理解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和各串联电阻的关系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因而本节课的一个目标是:通过实验和理论推导使学生理解串联电路跟各个串联电阻的关系。
徐国华:把“想想议议”留到下节课开始时去讨论,除了因为讨论思路和方法终使课时偏紧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在下节课开头来讨论,可以复习本节课涉及的分析思路和方法,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顾利学好并联电路的知识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