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科学四年级科学
茎的共同特征教学反思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茎的共同特征》教学反思
一、教学背景:
凭借以往的课堂教学经验,我发现《茎的共同特征》一课是比较难上的。从哪些方面探究“茎的共同特征”?选取哪些典型材料?又如何设计教学呢?在听了多节课后我看到,在教授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往往选取几种典型植物的枝条,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茎的共同特征。前测调查记录表使我对这种方法产生了疑问,多数学生不认可“枝条”是茎。如果教师不顾学生的已有认知,提供学生“枝条”观察茎的特征,无疑告诉学生枝条就是茎,这恰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形成了“断层”。
二、案例描述
怎样衔接好这一“断层”呢?本节课我着眼于学生调查前测,从学生认知矛盾(主干是茎,侧枝是茎吗?)入手引入探究活动。选取特征明显的 “一品红”植株进行探究,先观察主干,再观察侧枝,通过探究及阅读资料,使学生形成统一认识---—植物的主干与侧枝都是茎。在此基础上,引入几种典型植物的枝条(桃、柳、丁香、大叶黄杨)进行探究,认识其它植物茎的特征,使学生的认识由个体特征上升到一般认识,形成概念。最后出示容易与茎混淆的“复叶”进行判断,通过辨析完善概念。
三、教学反思
优点:
1.调取学生原有认知,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前调取学生元认知,依据元认知提供学生有结构的材料,组织探究活动,使教学有的放矢,贴近学生思维。
2.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为探究搭建脚手架。
在探究过程中选取特征明显的植物观察,从主干到侧枝,形成统一认识,再由一个个体到多个个体,建构概念,最后由一般到个体的识别,完善概念。学生思维经历了由部分到整体,由个体到一般的归纳过程,再由一般到个体的演绎过程。
不足:
1. 课堂的开放性需要增强
在观察茎的特征过程中,学生观注到一些细微的特征,教师在课堂中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只抓住想要的,忽视了学生客观观察结果。
反思:备课中不仅关注学生已有认知,更要预期课堂中可能生成的东西,在细节处梳理,增强课堂的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