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心理健康初中心理健康
中学生团体心理游戏 走出“舒服圈”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团体心理游戏 走出“舒服圈”

一、活动目的
1、体验改变习惯的困难及改变习惯的普遍反应。
2、让学生意识到要不断挑战自己,改变自己的习惯是可能的。
二、活动时间:大约需要25分钟
三、活动场地:以室内为宜。
四、活动程序
1、所有学生面向中心围成圈;
2、主持人邀请学生自然地十指交叉相约扣5秒;
3、主持人再邀请各学生以相反的位置十指交叉相约扣5秒,感受和之前动作不同地方;
4、恢复垂手状态,主持人再邀请各学生随自己的习惯自然地绕手;
5、主持人再邀请各学生以相反的方向绕手,感受和之前动作不同地方;
6、恢复垂手状态,向学生提问:“第二次的十指相扣和绕手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这种感觉?改变习惯可能吗?”
7、引发学生讨论如何改变不良习惯。
主持人向学生介绍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舒服圈”,意思是所有人都活在一个无形的界线里,其中有自己熟悉的环境,与认识的人相处,做自己会做的事,在界线内的我们感到很舒服;反之,当我们走出界线时,我们就会感到不舒服,很自然地想要退回到界线内。如果我们不刻意扩大自己的舒服圈,个人的发展及进步就很慢,也无法发挥自己的潜力,过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
注意:由于舒服圈是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主持人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一定要借助于一个具体的载体而不能空讨论。最好结合跟学生生活、学习有关的事件,让学生有一种切身的体验和感受。
让学生自己反思一下,自己在平时有没有勇气改掉不良的习惯,有没有经常接受新鲜的思想、学习新的事物,有没有敢于挑战自我,敢于走出自己的“舒服圈”。
提问与讨论:在学习生活中,有哪些情况要求我们打破自身的舒服圈?我们的舒服圈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拓展我们的舒服圈?

以下是分享交流时学生们可能谈到的:
我的一个“舒服圈”就是喜欢睡懒觉,所以经常有迟到情况发生,已经被老师批评好多次了,我以后争取克服自己的惰性,学会早起一点,不再被“舒服圈”所束缚;
我的课外阅读很多都是小说和散文,可能是我太喜欢小说和散文了吧。这或许就是主持人所讲的那个“舒服圈”。今天的讨论让我意识到我的阅读面太狭窄了,我也要打破这个“舒服圈”,以后看书的范围广泛一些,这个周末,我打算看一本哲学书;以后,我也要读读诗歌、人物传记、科普等方面的课外书;
我总是喜欢把一些事情拖到第二天做,可以说拖拉就是我的一个“舒服圈”,也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很多时候是自己缺乏立即行动的精神导致了拖拉,我要做的就是要立即行动,别再找借口拖拉;
听说过一个温水中的青蛙的故事,说是当青蛙不小心掉进滚烫的水里面时,它会奋力一跳,死里逃生;而当青蛙掉进一只温水的锅里时,青蛙感觉很舒服就不愿意逃走,当水温越来越高时,此时青蛙虽然发现了危险,但已经没有力气逃生,最好就只好命归黄泉了。我想每个人可能都有惰性,都有自己的“舒服圈”。在“舒服圈”里呆久了,人就缺少了进取心,就会变得停滞不前。这个游戏让我深深体会到:人要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不断改变自己,千万不要做温水中的青蛙。
……
五、活动总结
总结:人们最大的障碍就是被自己的“舒服圈”框住了,无法突破。所以一个人成长的快慢,关键是看一个人是否愿意冒一些风险,尝试去做自己没做过或不拿手的事,从自己的“舒服圈”中走出来,进而从这些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成长进步。尤其是在今天变化快速、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不尝试的危害比尝试的风险大许多。如果你也想让自己拥有多彩多姿的人生,请走出自己的“舒服圈”,不要做一位拒绝冒险和成长的人。
如果自己怕羞或不擅长人际交往,可以尝试多和陌生人打招呼和聊天,如假装问到某个地方怎么走,你会发现与陌生人交往并不是一件难事;
放学回家时换一条路走,或换乘另外一辆公交车,虽然可能会费一些时间,但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说不定会发现更近的线路。
过去你只读小说、只听流行歌曲、只欣赏水彩画,没关系,从现在开始,你也读哲学、听古典音乐、欣赏雕塑,从个人兴趣这样的小地方先着手,挑战自己过去不接触的东西,让生活多一点弹性。
试着用左手写字、拿筷子、打球、取东西等,笨拙一点不要紧,因为训练左手可以开发人的右脑。
尝试一些从前不敢尝试的“新”事物或“新”活动(这个“新”是相对自己而言的,尽管别人可能已经觉得不再时髦):如平时不敢吃辣,今日不妨尝点辣的,说不定你开始喜欢那种很爽很刺激的感觉;穿一些色彩、风格和你平时衣着不同的衣服,说不定它会给你带来一种新的感觉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