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心理健康小学心理健康
长春出版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解读
我校2007年正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选用的是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编写的,经吉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由长春出版社发行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作为授课教材。
如何用好这套教材是每一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教材没有配备教学参考书,因此,就不能像教语文、数学那样对教材编写原则和编写体例有个完整把握。所以教者教起来虽然没有了条条框框的束缚,感觉轻松随意,但由于没有教学参考书,没有新课标做向导,我总觉得自己的教学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不安。因此,有必要静下心来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走进新课程》对全套教材进行一番解读,使自己能从整体上对教材有个清晰的认识。
一、解读的工具:新课程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传递着新课程的新理念
《纲要》强调:不再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这是此次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核心和关键;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每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
这些新的课程理念必将带来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变化,也必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育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遗憾的是,教育部此次制定的18种学科课程标准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标准。所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暂且就起到课程标准的作用了。《纲要》中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的发展。它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心理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里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根据年龄的特点,小学生重点放在学习和自我方面。具体来说:
小学低年级主要内容为: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的乐趣;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培养友情;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内容为: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会控制不良情绪,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具有健全、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主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二、解读《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融培养健全的心智和知识传递为一体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试用教材,当我用新课程理念来解读这套教材时,发现了它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作为一套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它必然比其它课程更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它“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主线,以学生思维品质训练为核心,以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为起点”,编辑了这套教材。整套教材有机的融入了新课程理念。它没有大段大段地讲述一些枯燥无味的心理学概念和理论,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融心理学基础知识于浓浓的趣味性之中,重点突出了心理训练的操作性。
教材有七彩镜、童心广场、直通车、资料卡四个部分组成。这四部份围绕一个主题,从感性经验、理性思考、活动体验等多个维度展开,使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启发下,更好的认识自我、适应学习环境、学会与人交往、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以第六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做情绪的主人》为例,第一部分是由导语和三个小故事构成,读过这三个小故事,孩子们会意识到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面对所发生的事情,而产生的都是不良方情绪:一种是对于深爱自己的姥姥的去世,冯冰深陷悲痛之中,不能自拔;一种是自己做了错事,面对同伴的指责,自己非但不赔礼道歉,反而恶言相向,结果两人大打出手;第三种是妈妈没有满足小红的无理要求,小红心里很失望,不能正确理解。通过七彩镜照出问题,接下来的“童心广场”先组织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三个人物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想:如果你处在以上的故事中,你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因为有了上述的分析,此时很多同学都会说出正确的做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说说你还知道那些不良的情绪及其危害,再自找合作伙伴即兴表演,通过看表演,孩子们自然明白哪些行为是大家公认都喜欢的,哪些行为是人们所厌恶的。接下来的“直通车”部分,明确的告诉我们调节情绪的具体方法,最后的“资料卡”中给我们提供一篇相关的文章《摆脱忧虑》,它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要摆脱忧虑及摆脱忧虑的方法。可以说这是一个小故事回声,可供学生课后自读,这样就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由课内延伸至课外,进一步优化了教育教学效果。
这样,我们看出课文的编排都是先抛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的进程中,教学形式是多样的,如讨论、创设故事情境、模拟表演等,学在这些喜闻乐见的活动体验中,很自然的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
2、课程内容:紧扣《纲要》重点
整套教材站在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的前沿,总体把握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脉络,把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融于教材之中。整体内容从自我意识、自尊、自信心、学习策略、记忆、思维、情绪、情感、人际交往到价值观念等,几乎囊括了完善个体的方方面面。
每册教材共计18课,没划分成单元。低年级教材侧重于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知识的乐趣,安排了诸如《我是小学生了》、《学知识要专心》、《大家夸我懂事了》等课文;在培养学生认知自我方面设计了《我的名字真好听》、《我能行》等课文;为了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安排了《我的好朋友》、《朋友多,多快乐》等课文;中高年级教材在低年级教材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健全、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在活动和体验中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的快乐,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诸如《勇于竞争》、《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会合作》、《学会宽容》、《做情绪的主人》等。
3、学习方式:多样、活动、体验
教材针对我国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立足于我国的教育实际,重点突出了心理训练的操作性。课堂教学以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为主,教师不是一个人说教者,而是启发者、参与者、合作者,因此,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演练等多种学习方式在每一堂课上均有体现。教材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在课堂上,师生彼此鼓励,共闯难关,共同分享成长的喜悦。
三、增加自主内容,灵活运用教材
新课程强调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管理体制,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因此在运用长春版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把国家、地方的教材内化为自己的教材,增加一些自主的教学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完善。
1、教材的运用:大胆取舍,善于整合
不把教材奉为“圣经”,不拘泥于教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每册有18篇课文,内容较多,按间周一课算,只能完成8课,规定的教学任务根本无法完成,为了不浪费教材提供的这么好的教育资源,把内容相近的课文加以整合,是一个相当好的办法。比如:第五册中的《欣赏自己》和《乐观伴我成长》就可以合并教学,表面上看,一课是讲要欣赏自己的优点、长处,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一课是教育孩子们要乐观,有良好的心态,才能健康成长,但实际上二者有密切的关系,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优点才能自信,有了自信心才能感到学习、生活的快乐,两课之间 的事例还可以互相借用,使课程资源更加丰富。也有教材所提供的范例不符合本校或本班学生实际的,这种情况,我就大胆舍去;如果教材内容单薄,我尽量增补些合适的内容,增加课时知识容量,求得更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潜心研读,我对教材编写意图、各年段按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以及如何在健康教育活动课中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学生心理素养都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可谓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