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音乐高中音乐
舞曲简介及欣赏教案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教学课题】《音乐欣赏》第十二单元 舞曲简介及欣赏
【授课班级】职业高中一年级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认识舞曲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舞曲的简介
【教学难点】舞曲欣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练习法
【教具准备】教材 教案 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举行上课仪式
清点上课人数
二、进行新课
舞曲简介
(一)概念:
舞曲顾名思义,就是配合伴奏舞蹈的音乐,或根据舞蹈节奏而写成的器乐曲和声乐曲。
(二)分类:
古典舞曲、民族舞曲、和社交舞曲三类。
(三)古典舞曲:
大多是16、17世纪流行的舞曲。到18世纪时,因舞蹈不再流行而成为独立的纯器乐曲。其中包括起源于德国的民间舞蹈“阿勒芒德”;16世纪由东方传入西班牙的“萨拉班得”;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古老舞曲“塔兰泰拉”和“吉格”;法国民间的“小步舞曲”、“加沃特”;波兰的“波罗乃兹”等。
(四)民族舞曲:
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的民间舞蹈。有用作舞蹈音乐的,也有作为独立的器乐曲。其中包括在西班牙民间广泛流传的“凡丹戈”;源自巴西黑人的“桑巴”;创始于捷克西部的“波尔卡”;匈牙利民间舞蹈“恰尔达什”和起源于波兰的“马祖卡”民间舞曲等。
(五)社交舞曲:
作为社交舞蹈的音乐,故又称为“交际舞曲”或“友谊舞曲”。社交舞曲既可以用于社交舞蹈,又可以写出独立的器乐曲。著名的社交舞曲有:“圆舞曲”(又称“华尔兹”);“对舞曲”(起源于英国,因舞者面面相对而得名);“方阵舞曲”(起源于法国,盛行于拿破仑帝国时期的交际舞);狐布舞曲(黑人木屐舞曲的一种);“探戈”、“伦巴”等。
舞曲欣赏
(一)古典舞曲——《小步舞曲》
1、起源:法国民间的一种三拍子舞曲。法文译为“舞步很小的舞蹈”。
2、特点:路易十四时期流入宫廷,后演变为3/4拍子,速度缓慢,风格典雅的舞曲,流行于整个欧洲。
3、运用:世界舞蹈史把1650-1750年称为“小步舞时代”。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常被用为交响曲和室内乐曲的第三乐章,也有用于写出独立的器乐曲。
4、欣赏:莫扎特《小步舞曲》——《D大调第十七嬉游曲》的第三乐章
乐曲采用三部曲式,D大调,小步舞曲速度,3/4拍。
(二)民族舞曲——《降B大调马祖卡》
1、起源:16世纪起源于波兰的民间舞曲;
2、特点:音乐节奏为中速的3/4拍,节奏重音变化较多,常常出现在第二拍或第三拍上,乐句的结束也常在第二拍上。
3、兴起、发展:18世纪传入德国,19世纪传入法国和英国,其后便在欧洲各国广泛流行,并按法国的习惯称为“马祖卡”。
4、欣赏:《降B大调马祖卡》是肖邦在1830—1821年创作的《五首马祖卡舞曲》中的第一首。旋律比较朴实,具有浓厚的波兰乡土气息,是一幅民俗风情画。本曲是他创作的马祖卡舞曲中演奏技巧最简朴、流传最广的一首。
(三)社交舞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1、起源:奥地利和德国的民间舞蹈—连德勒,舞时两人成对旋转,是一种旋律流畅、节奏轻快的三拍子舞曲。
2、兴起、发展:17、18世纪流行于维也纳宫廷,并始用于城市交际舞会。19世纪起风行于欧洲各国。
3、特点:维也纳式圆舞曲,主旋律平滑流畅,妩媚动人,伴奏中每小节常用一个和弦,第一拍的重音较突出,节奏型为X X X。
4、欣赏:本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67年。
乐曲按照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五首小圆舞曲和结尾组成。序奏分成两个段落,一开始是小提琴用碎弓轻轻演奏颤音,使人联想到薄雾缭绕,寂静安宁的多瑙河晨景。
老师小结,举行下课仪式
作业(练习、训练)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