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发展的创作
教材版本:
人教版高中音乐课标教材《创作》模块第二单元第五节
学情分析:
一群具有一定音乐素养的高二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演唱、演奏技能,他们不满足这些技能而选择了《创作》模块。他们已学习了旋律的改编;旋律的进行。这节课,他们将继续学习旋律的发展。上课之前,他们将完成老师布置的研究性课题:探究歌曲创作中的重复与对比。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课外研究学习和老师的课堂指导,让学生了解旋律基本形态和发展手法:重复与对比。
2、让学生能在实践中应用歌曲创作的重复与对比的技法进行分析与创作,并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旋律的基本形态与发展手法:重复与对比。
教学难点:
应用重复与对比的创作技法进行歌曲分析和创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歌曲创作中旋律发展的一些技法。首先,我们来欣赏几首歌曲,听完后仔细想想这些歌曲有哪些与你们探索的方法一致?
课件:播放音乐《啊,朋友》、《同一首歌》、《大海啊,故乡》
显示乐谱及歌词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同学们回答的比较全面,这些歌曲中所用的重复和对比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探讨的课题。
二、 旋律发展的创作探究与体验
一)、引导各组学生把老师布置的研究课题:歌曲旋律发展的手法结果进行分析与点评。
二)、教师小结并新授歌曲旋律发展的手法
同学们,刚才大家所探究的歌曲旋律发展手法:完全重复、变化重复、模进、变奏、对比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讲的重点。下面我们逐一分析:(展示课件)
1、完全重复:
将乐汇或乐句不变地进行重复。重复可以加深对音调的印象。
例:《啊,朋友》(课件展示乐谱)
2、变化重复:
乐汇或乐句的局部略有变化的重复。变化重复不仅加深了印象,而且使音调有一些变化。
A 同头异尾
例:《同一首歌》(课件展示乐谱)
B、同尾异头
例:《欢乐今宵》(课件展示乐谱)
C、同两头异中间
例:《太阳岛上》(课件展示乐谱)
D、同中间异两头
例:《秋收起义》(课件展示乐谱)
3、模进:
把某个音乐主题片断作为原型,整体移到不同的音高位置上进行重复。
例:《大海啊,故乡》(课件展示乐谱)
4、对比:
主歌和副歌在音区、旋律力度、速度等方面形成鲜明对比。
例:《我的祖国》(课件展示乐谱)
三、 学生尝试歌曲分析与创作
1、欣赏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分析其旋律应用哪些展开手法?并指出其中重复和摸进的部分。
课件展示乐谱,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2、创作一段包含“变化重复”这一技法的四小节旋律。
学生分组创作
教师巡行指导,选择一组较优秀的作品展示。
四、 总结。
附:清风掠过评语:
1.教学目标的陈述主体应该是学生,应该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设想学生能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水平
2.从“学情分析”上看,教学内容顺序的安排似乎值得斟酌,从歌曲创作的角度看应该是先学音乐主题的写作,再学主题的发展手法,这些创作的基本规律没了解没掌握,是否能做好“旋律的改编”“旋律的进行”?或者教师在“旋律改编”当中巧妙地渗透学习了音乐主题的写作?或者哪怕先写出学生最有感触的一个乐句或乐段,甚至歌曲的高潮句,再回头写主题?总之,想象不出教师在安排教学时的前后逻辑。
3.探究歌曲中的重复与对比写作手法,并将歌曲的聆听感受、分析讲解与创作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的引导,教学的思路比较清晰,教法就应该成为学生学法的示范!但课前的研究性学习任务是怎样布置的,是有学案呈现?是在学案里呈现里有关重复与对比手法的文字概念与音乐文本谱例?还是布置学生搜集相关歌曲先听去思考?……让人有想了解的想法。
4.教案在呈现上要体现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在讲解旋律的发展手法时,教师不能只呈现知识点,还应呈现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手法的方法,如对比手法的讲解,是先听再分析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