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音乐小学音乐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案 2、刨洋芋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第九册音乐教案

 刨洋芋
教学内容:
一、歌曲    刨洋芋
二、读谱知识    切分音55., 5 5 5 , 5|5
三、综合训练    填写节奏时值的练习
四、欣赏    咚咚喹(童声合唱)
            人声分类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夸张的语气、灵巧的声音表现歌曲《刨洋芋》的喜悦心情和诙谐的情绪。
二、认识切分音“××.”并能在歌曲中正确运用。复习切分音5 5 5 , 5|5和第一课中学过的读谱知识。
三、通过填写节奏时值的练习,加强读谱知识的运用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四、通过欣赏,初步体验多声部歌曲所表现的丰富和谐的音响效果。介绍人声分类。
教材分析:
一、歌曲
《刨洋芋》是一首农村劳动生活的一个侧面为题材的山西民歌。歌曲为商调式,2/4拍。全曲由四个乐句构成。这首歌弱起、切分节奏的使用和旋律进行的跌岩起伏,使歌曲显得风趣、诙谐、别具情趣,生动地描写了刨洋芋的动作、神态。表现了农民看到自己丰硕的劳动果实时,那种满腔喜悦和自豪的心情。
二、欣赏:
《咚咚喹》是根据土家族民歌改编的合唱曲。这首歌十分简短,仅十三小节,所用的音也只有三个:do、mi、sol,但其构成的旋律却极富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给人以奇特、清新之感。
    型:综合课
教学重点:
掌握三种切分音,人声分类
教学难点:
八分休止符、七度大跳音程、切分音
教具准备
风琴、录音机、磁带 
教时安排:三教时
 
 
 
 一 课 
一、创设情境。
1、学生听歌曲《金扁担》坐好。
2、师生问好! 端正坐姿!
二、读谱知识
1、启发性谈话
请学生回忆在哪课中我们学习了切分音。
如:5 5 5 , 5|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它,举例。
2、读下面一段话:
我爱我亲爱的祖国妈妈
用两种不同的语气读一下进行比较,第一遍用平淡的语气读,第二遍突出祖国妈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切分音。
3、讲解切分音。
切分音“5 5.”是常见的切分音的一种,它的形成与其他切分音一样是重音位置的临时前移,即课文中的图解:5 5 5-→5 5 5(5 5.)第二个5.就是切分音,在唱(奏)时,要把切分音的重音稍加突出。
4、练习切分音的读法。
三、新歌教学
1、导入新课
老师谈话:同学们有没有吃过洋芋?(有)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农民伯伯种出来的)每当洋芋长熟了以后,是怎样收成的?(从土里挖出来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刨洋芋》,它描写的是农民伯伯挖洋芋时的情景。
2、老师范唱歌曲(学生听,并找出切分节奏)
3、找出歌曲中几次使用了切分音。
4、唱一唱歌曲中的切分音。
5、提示歌曲中的拍号,学生自学歌曲的谱。
6、学生提问个别不会唱的地方,由师生一起练唱解决。
7、听个别学生演唱歌谱,师生讲评。
8、全班学生演唱歌曲旋律。
四、作业        
回去拍一拍切分音的时值。
五、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学生明确了切分音的写法及读法。
 
 
 二 课 
一、创设情境。
1、学生听《刨洋芋》踏着欢快的步伐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端正坐姿!
二、发声练习
1=C  2/4
5. 3|5 - |5 6. 3|6 - |6  0 |
小 白 鸽,     快 快 飞,
0 |0 3. 1|3 - |3 4. 2|4   0
i. i 7 65. 6 5 43. 3 5 |i - |i ||
飞过高山 飞过海洋 飞向远   方。
6. 6 5 43. 4 3 21. 1 7 |1 - |1 ||
按书中要求唱好此曲,并用轻声。
三、诊断性测试
1)学生写出切分音,拍出其时值。
2)以齐唱的形式检查《刨洋芋》的歌谱。
四、学习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歌曲的旋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歌曲《刨洋芋》。
1、放录音,让学生听歌曲,了解歌曲的内容。
2、朗读歌词,分析歌曲内容。
3、让学生找旋律相同的小节。
4、对切分音进行指点纠正。
5、生唱歌曲,有错误的地方师进行纠正。
6、师弹琴让学生跟着唱,注意如“镢头”七度下跳“个儿”六度下跳。
7、放录音带,让学生跟唱,进一步掌握歌曲。
8、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四、综合训练
  1、学生小声哼唱旋律,找出缺少时值标记的小节,教师告诉学生此旋律可分为两个乐句,标出前后乐句中各自的小节序数。
2、学生模仿和此小节序数相对应的小节中的节奏进行填写。(因为“重复”是旋律发展的常用手段。)(可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课后小结:
学生对歌曲掌握较快,同时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第 三 课 时
一、创设情境。
1、学生听《刨洋芋》踏着欢快的步伐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端正坐姿!
二、发声练习{综合训练}
学生按要求发声。
三、复习歌曲《刨洋芋》
1、学生唱歌曲《刨洋芋》。
2、学生有感情地唱全歌。
  四、欣赏:《咚咚喹》
  1、启发性谈话
  同学们,我们学习的歌曲《金扁担》是苗家儿童唱的一首歌曲。
接下来我们听一首歌曲,分析一下是哪个民族儿童唱的。
2、放录音,使学生对整首歌曲有整体印象。
3、说一说是哪个族的歌曲,旋律是怎样的。
4、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下土家族主要分布的地区(青海省东部),以及土家族同胞的生活习俗,每年春节时的“调年节”是土家族最隆重的盛会。升起龙旗,挂起天灯,街道上搭起赛歌台,终日歌声络绎不绝,夜晚成千成百的人围着篝火跳起舞,吹起“咚咚喹”,以此来庆贺丰收,祝愿来年丰调雨顺。
5、复听,体会多声部演唱而形成的丰富和谐的音响效果,使他们更喜爱“合唱”这一类表演形式,更努力去学习多声部技巧。
6、师弹旋律,让学生用“lu”进行模唱。
7、回忆过去所学内容,说一说还听过或唱过哪些少数民族的歌曲,使学生为我国绚丽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而自豪。
8、说出本歌曲由什么声演唱(童声),介绍人声分类(男声[男高音、男低音、男中音],女声[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童声)。
三、课后小结:

通过对歌曲进行欣赏,使学生明确了土家族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