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音乐小学音乐教案
六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湘西音韵教案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湘西音韵》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六年级
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湖南民族音乐一无所知。针对这一情况,我以湘西苗族、侗族、土家族原生态音乐作为一个教学点,设计了“湘西音韵”一课,主要面向六年级学生。如何激发学生对本土民族音乐的兴趣,同时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是这节课的重点。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对本湘西苗族、侗族、土家族的音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对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让同学们热爱家乡,热爱民族艺术起着积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湘西的三大民族苗族、土家族、侗族的主要音乐及特点。
2、通过了解自己本土的民族音乐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并从心底产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3、能在轻松的氛围里接受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
1、学习土家族的打溜子。
2、体会湘西三大民族的音乐特点,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学难点:
如何激发学生对本土民族音乐的兴趣,同时有兴趣的加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
教学准备:“打溜子”的部分乐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序曲
1、欣赏《地图》片头。
2、谭盾的获奖情况介绍。
师:在2005年,谭盾的多媒体音乐会《地图》在湘西进行公演,在这场音乐会中,他将湘西的苗族、土家族、侗族的原生态的民族音乐加入到他的交响乐中,在世界音乐界,引起了轰动,许多世界级的乐团都想演奏他的《地图》。而《地图》的手稿被收入到美国卡内基音乐厅,这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人。这样一个前卫的国际音乐名人曾经两次到湘西收集音乐,他甚至把湘西的民间音乐当成是他创作的根源,湘西有什么魅力如此的吸引着这位音乐家呢?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
3、由《地图》的介绍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翻开这个地图,去聆听苗族、侗族、土家族的民族民间音乐。首先,我将今天的湘西音韵分成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苗族、第二乐章是侗族、最后一个乐章是土家族。
二、第一乐章 苗族的歌舞乐
1、苗族“飞歌”的欣赏与体验
师:苗族人生来爱唱歌,有一种是苗族人很喜欢的一种歌曲—飞歌。
① 听赏《飞歌》的开头片断。
② 听赏口笛演奏的《苗岭的早晨》片断。
③ 分析“飞歌”旋律的特点。
④ 学生尝试学唱“飞歌”,体验“飞歌”的独特韵味。(屏示飞歌旋律片断)
2、欣赏芦笙舞和迎宾鼓舞
师:苗族人是能歌善舞的,每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苗族人就会跳起芦笙舞和鼓舞。
① 欣赏“芦笙舞”片断。
② 介绍芦笙的制作原理、吹奏原理、吹奏场合。
③ 欣赏《地图》中的芦笙舞。
④ 总结芦笙舞的特点和芦笙的音色特点。
⑤欣赏“迎宾鼓舞”
师:芦笙舞在苗家基本上是以男人为主的舞蹈,苗家的姑娘当然也不甘示弱的,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苗家姑娘就会跳起热闹的鼓舞,来表达对来年的祝愿。不同的场合,鼓的打法也有不同,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苗族迎宾鼓舞。这种鼓很特别,就是作为苗家人也不是经常能看到的。等一会儿请你们告诉我,这个鼓有什么不同?
三、第二乐章 侗 族 大 歌
1、导言:第一乐章在苗家的迎宾鼓舞中热闹结束了,下面我将带你们进入到一个神奇的合唱世界中---侗族,侗族有一种古老而神奇的合唱形式---侗族大歌。
2、 欣赏《妹唱歌蝉来和装个憨人去上坡》,(青歌赛曲目)。
提问:这种合唱形式跟我们平常的合唱有什么不同吗?这首歌最后两个音是什么?
3、介绍侗族大歌及其特点。(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在侗族大歌中有公母之分,高声部叫公歌,低声部叫母歌。)
3、学唱一段侗族大歌,体验其“复调”色彩。
四、第三乐章 土家族打溜子
1、介绍打溜子。
土家族有一种特有的乐器组合形式,也被称为是土家的交响乐-----打溜子,又称“打家伙”、“打家业”等,是土家族的一种古老的民族打击乐。乐器由马锣、土锣、头钹、二钹组成。一般多由3至4人合奏演出。由于打法很多,而且可以模仿出山的呼唤、水的流声、鸟的鸣叫、兽的驰骋等各种自然声响,专家称它是自然的交响。团结协助和配合对打溜子中非常重要。
2、欣赏《地图》中的打溜子和打溜子曲目《锦鸡出山》。
3、学生尝试“打溜子”。
① 介绍打溜子的乐器,学生尝试敲打。
② 欣赏一段打溜子(双钹的配合),学生体会“打溜子”的打法特点。
③ 学习“打溜子”。
步骤:提示学生发现自己的双手,可以拍出不同的声音;出示节奏,要学生参与XX的节奏练习;加大难度,要学生分组练习,比一比那一组打的最好。
④配合《土家喜爱咚咚喹》音乐打溜子。
五、尾声
我们今天一起去了湘西,感受了苗族、侗族、土家族优秀的原生态民族音乐,这些民族音乐都被列入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内。其实民族音乐才是各种音乐的根源。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一节课了解我们省的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关注我们的民族音乐,喜欢我们的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