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美术高中美术
人美版高中美术 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教案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第7课《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本课讲述的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理解美术作品的必要环节。在前面讲述的几课中由于学生接触到的一些内容,例如美术的语言、艺术美和形式美等,还是比较抽象的,对于学生来说在理解上还有不少困难,所以,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打破学生美术神秘的观念,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艺术家的某种意图,这种意图可能是针对现实的,也可能是针对艺术的,而且无论是针对什么,它们都与艺术家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从对艺术家的生存和成长环境中就可以找到艺术家创作美术作品的意图,进而帮助我们理解美术作品。
1 、知识与技能:
①、引导学生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从而掌握从艺术家创作意图的角度,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方法。
②、帮助学生增强美术鉴赏的兴趣,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
2 、方法与过程:
本课作为美术作品鉴赏中重要的部分,理解与学习对理解美术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中以对作品的分析为引导,引起关注 --- 深入讨论 --- 理解实践 --- 完成目的。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关注美术作品中艺术家创作意图和情感,让学生理解在美术作品中艺术家情感表达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并不神秘,而是都表现了艺术家的某种创作意图,而这种意图又都具有其现实的依据。同时,不同的美术类型表现意图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主要是要分清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美术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意图”并非专门指美术作品的内容方面,还包括了它的艺术方面。也就是说,艺术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和内容表明了艺术家创作的意图,但同时艺术家选择什么样的表现形式也表明了艺术家创作的意图,这就是艺术家在创作上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艺术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内容)和形式(语言)又是具有现实和文化上的依据的,它涉及到艺术家的生存和成长环境等方面。不同的艺术家由于其生存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其创作意图也就会有很大差异,这一切就构成了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复杂性。
教学过程:
一. 艺术家和我们一样创作
幻灯片展示罗丹《巴尔扎克》雕塑
(学生模仿“巴尔扎克”的姿态)
提问:这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文学家《巴尔扎克》,那么罗丹在创作《巴尔扎克》过程的故事,请大家看书上的介绍,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的告诉大家。
讨论:
1. 罗丹为什么要把《巴尔扎克》的双手铲去?
2. 从这个故事里,让你对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有什么样的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二. 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请同学们看课本35也上毕加索的作品《牛头》,请学生说出创作《牛头》所使用的材料。(废弃自行车的车把和车座)
问:自行车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为什么我们没有能创作出“牛头”来呢?作者为什么能够创作出了?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并不神秘,他们也生产者,他们以视觉语言为手段,创作出艺术品。他们比一般人有更敏感的视觉,以艺术的眼光看待世界,正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触动,使得艺术家有感而发,从而产生表达和创作的冲动和欲望。
三. 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
我们从大的方面来分析:一是现实因素,二是艺术艺术因素。
教师出示图片《春》,(学生讨论)
“作者按照诗人波利齐安诺的诗创作的作品,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的诸神的富有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画面中虽为神灵之境,却洋溢着人间的世俗之情。”
从艺术角度来探讨的话,我们再来看看文人画,大家知道文人画主要是通过梅、兰、竹、菊或山水来表达画家的个人情趣和笔墨情趣。
欣赏中国写意花鸟的代表题材图片《梅》、《兰》、《竹》、《菊》,理解艺术表现与象征。
四. 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表现方式
1. 具象作品(内容和形式)
出示图片《开国大典》
2. 意向作品(整体氛围的渲染)
展示图片《卢昂大教堂》系列
3. 抽象作品(形式语言本身及其构成关系)
五. 学生练习(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可独立创作也可以合作完成。)
1.用多媒体放汶川地震的编辑视频,图片配以刘欢的歌曲“从头再来!”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历史并在歌声中震撼心灵。
2.之后教师引导:“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大地震,这是一个人力不可抗拒的历史灾难!地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残垣断瓦、母子分离,同时也带给我们心灵巨大的震动!”
3说明练习内容:“选择一定的艺术语言表达对灾难的思考”
教师
六. 课堂小结
各小组或个人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是否体现了自己对生活和社会的所思所想。师生互相交流,教师鼓励大家多观察、思考生活,希望以后能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