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酒瓶》教学设计和反思
背景分析:
每个瓶子的形状、纹理都不一样,但学生往往不太注意.本课编排的目的是看看、想想、剪剪、贴贴、画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花瓶的形状和花纹,初步了解自然世界各种种样的物品;通过花瓶的联想,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本课的图片展示了各种不同的花瓶图案,便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材中各种花瓶的形状、花纹具有一定的情趣,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本学期中要按照课改的精神,重点指导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从而达到开发右脑的目的。
教学设计思想:
用故事贯串整个课时,让学生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并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多看优秀的美术作品,在优秀美术作品欣赏中开展美术学习活动。本课以生活中常见的瓶子为载体,从感知、认知到探究、表现,多层面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教材用整幅版面展示了一组风格各异的瓶子,向学生供了欣赏的平台,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形象.教材首先以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主体的感知:你最喜欢这些瓶子中的哪一个?为什么?而下面的提示语为学生的欣赏、评价活动提供了依据,也为下一步剪制花瓶作了很好的铺垫.多媒体花瓶外形变化图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很有帮助,体现了教材“让人人体验成功”的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
(2) 掌握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能较顺利地剪出造型美观、大小适合的瓶子,并能用画或剪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美化.
(3)通过自主和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感受和瓶子对称造型剪法,使学生创作一个造型别致的瓶子。
教学难点:
剪对称瓶子时,如何使瓶子的大小以及外形美观。(学生容易将很大的纸剪成一个很小的瓶子,造成材料的浪费)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
教师用具:瓶子造型完成作品五幅,示范画一幅,16开纸若干张。剪刀一把。
学生用具:常规作业纸,剪刀一把,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整齐摆放好学习用具,做端正。
(二)、激趣导入 :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新朋友。(出示课件)他是谁?--蓝猫儿来到了我们班!
(继续出示)他来我们班干什么呢?--他买了新房子,想请同学们帮忙买一些漂亮的花瓶来装饰房子。
教师:好,让我们一起来参观花瓶店。请同学们一边参观,一边注意观察花瓶有什么特点。出发!
教师:这些瓶子给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好看的、漂亮的。
2、揭示课题--漂亮的瓶子。(板书课题)
(三)、新课讲授:
1、观察,议论
教师:为了表示老师的诚意,我亲自做了几个花瓶,请同学们欣赏一下,看看老师做的花瓶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表意见)
2、发现,解决
教师:老师发现这些瓶子有两个共同之处。
(1)折起这些瓶子,发现--左右重合,大小一样,通过这样的发现,谁能找出一个可以快速剪出瓶子的办法呢?
(请同学回答,打出对折的剪法——出示课件)教师示范(故意剪错对折线,剪出两个半边的瓶子)发现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决(让同学们发现,要依靠对折的线描画出半个瓶子的造型,这样,就连起来成了一个整体的瓶子造型)请学生示范剪出完整的瓶子,并大家一起评析。
(2)瓶子的花纹很漂亮
分别请四、五位学生就两个没画出花纹的瓶子进行联想和想象,各抒已见,谈谈,你会怎样美化瓶子。
(欣赏课件——同学们设计的花瓶)
(四)、学生表现:
1、作业 布置:
教师:蓝猫就要搬房子了,让我们都来做一个漂亮的花瓶来送给蓝猫吧!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
(五)、评价学生作品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作品。
2、教师挑选每组一个作品送给蓝猫。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的开场,首先选择了小朋友们喜爱的卡通人物——蓝猫,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帮助蓝猫挑选花瓶,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瓶子的印象。接着让学生去观察瓶子,让学生去思考瓶子的特点,思考如何剪出一个对称的瓶子。整个教学设计都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都表现出积极参与的大胆的创作意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称形,所以要剪出一个外形好看的瓶子对于他们来说很难。
在教学中我注意了问题的设计,使学生能很快地发现瓶子所具有的对称这一特点。我是这样提出问题的:“如果在瓶子的中间画一条竖直线,那么瓶子的左右两侧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马上回答:“是一样的”。这样就为接下来的教学节省了一部分时间。
演示指导这一环节确实如我所料,个别学生知道对称形的剪法。我让一名学生说我来操作,并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穿插在里面,比如“对折后是以哪一侧作为中心来剪瓶子的一半儿?”“如果瓶口与瓶底都是直的,那么从纸的中间剪合适吗?”使学生懂得剪一半的形时要注意连接部位,要合理用纸,不要浪费。但是在学生实践时却发现个别学生对折后不知道怎样去剪,有的甚至将瓶子的整个形都剪出来了。致使课上完了,作品还拿不出来。课后反思我认为是学生的意识还没有跟上去,我就过早地进行了演示。应该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尝试,然后再通过示范校正他们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指导的针对性更强,学生注意力会更集中,学习效果也就不一样。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发现自己对教学对象的了解不够,即使是同一年级的班级对于不同课型的接受能力也完全不同。有的班级手工制作的能力强,有的班级绘画的能力强。教学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班级的学情,因地制宜采取适合的教法,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见成效。课要教的好就要勤动脑,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在课后反思中想办法。我相信那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