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的故事》教学设计
对教材的分析:
本课的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平时的课程当中,学生经常表现的是关于地上的故事,地下对学生来说多了一份神秘、陌生和新奇。本课的设立不仅丰富了学生们对地下知识的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们的想象力。由于学生对地下了解的不多,所以学生们对地下空间感的合理表现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创造,会有一定的难度。在本科教案中,可以运用通过观察、比较、学习构图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注意以地下为主题进行绘画的构图形式,以及对地下内容的河里安排和规划。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能创作有关地下的事物的想象画。主要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于地下的知识,同时在绘画过程中提供学生更多的绘画题材。
2、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空间概念和想象能力。由于绘画主题是以地下为主,所以要引导学生注意地下、地面及天空的合理安排,以及对地下空间的合理规划。
3、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乐于创造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提供给学生较多有关于地下的绘画内容,要学生学会观察,与此同时,要学生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简单的想象能力,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绘画资料,使学生画出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内容。
2、难点:培养学生简单的构图能力。由于地上的故事学生经常画,但对于地下,学生缺少感性的经验与认识。因此,对于地下空间感的合理表现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创造,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实施教学的主要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四、教学环节设计:
1、迷宫图片展示,导入课题。
2、通过课题展示,要学生开始对其内容进行想象。
3、播放视频,要学生观察动物的生活。
4、通过观察地下动物的活动视频,引导学生对地下其他动物种类及其活动内容的联想。
5、 提问:地下除了动物还有什麽。引出植物的根和人类生存空间。
6、播放四幅不同构图的图片。通过观察、比较,学习构图的基本方法。
7、放大构图最为合理的一张图片,学习怎样合理规划地下空间。
8、欣赏学生作品。
9、提出作业要求,学生进行绘画。
10、作业展示,教师点评,学生自评与互评。
五、教学过程安排:
1、导入:
(1)播放一张迷宫图片,进行简单介绍。
(2)提问:这是地面上的迷宫,那么地下有没有迷宫呢?
(3)展示题目:《地下的故事》
2、启发想象:
(2)播放蚂蚁搬家的视频。
(3)说说蚂蚁们再干什么?
(视频的播放来帮助学生对动物的活动给以认识,有助于课程在下一步的安排。)
(4) 想一想:地下还会有那些小动物,他们都在做什么?
(展开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会话内容。)
(5)观看日本画家是怎样画地下的小动物忙碌的情景的。
(要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形式,要学生从作品中找出地下还有什麽,引出植物的根。)
(6)提问:地下除了动物还有什麽?——引出植物的根。
(7)要学生组织语言对植物的根进行描述,并说说根的特点。
1、植物的根向土壤深处生长
2植物根的长势是向四周蔓延生长
3植物体越大植物的根就越粗越长
(此环节的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8)播放其他同学的作品,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表现根的。
(加深学生对植物根的理解,在绘画方面进行再次强调。)
(9) 提问:地下有没有人类的生存发展的空间?
想一想:人类在地下的生存空间都有哪些。
——地铁,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隧道,地下管道
(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绘画内容,打开学生的思路。在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想象能力以及丰富了他们的常识。)
(10)小组交流:如果老师带领你们到地下旅行,你们都会遇到哪些景象,哪些事情。
(以此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对自己要绘画的内容进行设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 构图学习
(1)教师播放四幅作品,看看哪幅作品的构图最好。
(提出本课的难点,要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学习构图的基本方法。以此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难点的印象。)
(2)教师小结:地下故事应该主要以表现地下的内容为主,但也要表现小部分地面上的景物,以区分地上和地下。(教师小结,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构图方式。再次提出难点的地方,使学生加深印象。)
(3)放大第二幅作品
思考:1、地下的动物是怎样进出的。
2、入口在哪里。
3、用什么工具进行进出的。
4地下空间又是怎样划分的。
(使学生能够在绘画中,合理的安排好地下空间及绘画内容。)
4. 欣赏学生作品。
5. 创作作品要求:
(1)以“地下探险活动”为题,创作一幅作品。
(2)注意构图。
(3)注意地下空间的划分,出口入口及路标的设计。
(4)不要上色,只设计构图。
6. 作业展示。教师点评,学生自评与互评。(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