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5.2生活离不开法律
一、设计依据
(一)客观依据
1、课标要求
说明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讲述生活中需要法律,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让学生在了解法律的同时,增进对法律的认同感。
2、教材内容
①特点:本节课是根据湘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设计的。本单元第二节“生活离不开法律”,选用“法律为生活制定规矩”、“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协调关系”、“通过法律制裁违法犯罪”三个主题,意在说明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讲述生活中需要法律。
②重点:法律为生活制定规矩;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协调关系;通过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③难点: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达到保护合法利益的目的,对违法犯罪行为采取宽容和迁就的态度也构成了对法律的侵犯,同样会受到法律追究。
3、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案。
(二)主观依据
1、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通过对法律作用的了解,加强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观念。
②能力目标:培养找寻正确的解决纠纷、矛盾的方式的能力。
③知识目标:法律规定生活的规矩;法律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之一;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达到保护合法利益的目的。
2、教学方法
①教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探究法。
②学法:讨论式学习法、情景式探究学习法
3、教学模式
激趣导学,激发活力——走进教材,内化知识——感悟生活,深层体验——以案明理,尝试实践。
二、设计理念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强调学习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探究性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求得新的发现。在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发展,增强他们对法律的认同感。
三、过程设计
【激趣导学】
情境一: 帮帮小明
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义务宣传员小明第一次开普法讲座就遇上了三个棘手人物(出示幻灯片一):
爷爷:我都八十多了,快进棺材了,学法还有什么用?
父亲:我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跟我有什么关系?
孙子:我还小呢。没到14岁,不负法律责任,干嘛要学法?
怎么说服这一家人呢?请你帮帮小明。
引导学生针对以上说法进行讨论,从而体会到法律伴随人生的整个历程,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
【走进教材】
情境二:信息采集
帮助学生理解法律,为生活制定规矩。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制定法律就是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设立规矩,以此来保障生活的有序和谐。
2、活动:做一做
哪些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呢?(出示幻灯片二)
请填表:
我的生活 法律
1、我上幼儿园了
2、我上小学
3、我去购物
4、我找到工作了
5、我与人打官司
6、我结婚了
7、我开车出门
8、我去植树
9、我退休了
10、我去世了
答案(引导学生寻找多个答案):
我的生活 法律
1、我上幼儿园了 未成年人保护法
2、我上小学 义务教育法
3、我去购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我找到工作了 劳动法
5、我与人打官司 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6、我结婚了 婚姻法
7、我开车出门 道路交通安全法
8、我去植树 环境保护法
9、我退休了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10、我去世了 遗产继承法
3、问题:我国还制定法律特别保护青少年的合法利益,大家知道有哪些法律吗?
答案:《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问题: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出示幻灯片三)
知道了什么呢?请大家说一说。
(1)法律伴随人的一生。
(2)法律为生活制定规矩。
(3)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利益。
【感悟生活】
情境三:老人的烦心事
爷爷遇上了烦心事,一儿一女谁也不肯赡养他。原来,爷爷因为封建思想,认为只有长子才能继承家产,曾经立下口头遗嘱,所有家产都留给儿子。(出示幻灯片四)
女儿: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又不能继承家产,干嘛要养老人?
儿子:大家都是儿女,父亲也有她一半,凭什么不养?
怎样帮助老人呢?请大家出出主意。
(讨论并出示幻灯片五)
《继承法》相关内容:
(1)子女拥有平等的继承权。
(2)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不尽赡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少分。
后来,经过居委会调解,爷爷到公证处重新修订了遗嘱,规定遗产儿女都有继承权。谁多尽赡养义务,谁就多分遗产。儿女们明确了权利和义务,又高高兴兴地赡养他了。
(出示幻灯片六)可是张大妈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她的五个儿女都不赡养她。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张大妈把五个儿女告上了法院。最后法院判决,每个子女每月支付赡养费80元。有的子女不肯支付,张大妈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同学们,从以上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中,我们悟出什么道理?
(1)法律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方式,许多纠纷并不需要诉诸法律来解决。
(2)但是,法律往往是解决纠纷的最后方式和手段。在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来协调解决的情况下,才会运用法律来解决。
爷爷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称之为“私了”。 “私了”有什么好处呢?
省时高效,不伤感情。
为什么有些问题必须通过法律来解决?什么情况下不能私了?
(1)涉及其他人的利益时;
(2)涉及国家和集体利益时;
(3)情节严重时
【以案明理】
情境四:父亲的麻烦
父亲也遇到了麻烦:他有个朋友叫孙笙,伙同他人抢劫,还伤了人。案发后孙笙跑来找父亲,想在他家里躲几天。父亲开始不想答应,但是孙笙指着父亲的鼻子破口大骂,骂他不讲交情。无奈之下,父亲将孙笙藏在家里。但是警察很快抓住了孙笙,父亲也因窝藏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的追究。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法律要制裁违法犯罪?
(2)法律制裁是针对谁,保护谁的?
(3)从父亲的事例中,我们得到哪些教训?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出示幻灯片八):
(1)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使违法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使受害人的权利得到保护。
(2)法律制裁是针对违法犯罪行为的,保护每一个守法公民。
(3)从父亲的事例中,我们得到的教训是:对违法犯罪行为采取宽容和迁就的态度也构成了对法律的侵犯,同样会受到法律追究。
布置课后任务:
请同学们了解我国法律制裁的种类及其具体内容,分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探讨。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法律为生活制定规矩”、“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协调关系”、“通过法律制裁违法犯罪”三个主题;知道了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生活中需要法律,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还明白了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达到保护合法利益的目的,对违法犯罪行为采取宽容和迁就的态度也构成了对法律的侵犯,同样会受到法律追究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以法为友,与法同行,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四、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第二节 生活离不开法律
——法律为生活制定规矩
——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协调关系
——通过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五、训练设计
据新华社济南8月6日报道, 山东省德州市农村已有560多名农民聘请了私人律师。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德州农民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于是,“私人律师”在德州悄然兴起,农民只要花上200到2000元不等的费用,便可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常年聘用律师合同。今年以来,这些受聘律师先后到农户家中讲授法制课1346次,帮助农民洽谈成功200万元以上的项目5个,调处纠纷330多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附一:设计后的反思
七年级初中生刚开始接触法律,我希望通过比较有趣的方式激发他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从而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教材内容,我设计了四个环节,通过讲述一家三代人的不同想法和遭遇,试图将枯燥乏味的法律条文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同时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抛出一个个小问题,既要启迪学生的思维,又要不致于难得回答不出,这让我费了不少心思。
附二:教学资源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附三:参考答案
说明法律在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的法律维权意识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