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悠悠中华情
第四课 中华大家庭教学设计
本课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
2、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3、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56个民族56枝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并能列举我国55个少数民族;
2、调查我国人口比较集中的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3、联系家乡的实际,介绍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教师准备:
教师准备:1、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及图例说明。
2、准备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3、录音机、录音带、地图、少数民族图片、少数民族物品
学生准备:搜集资料,少数民族物品
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激情导入
师:有一首歌,我每次听后都会心潮澎湃,同学们也和老师一起来聆听一次吧。
播放《爱我中华》歌曲。
师:从这首歌曲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语言,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生2:五十六个民族的人民共同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大家庭里。
生3:我们国家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
师: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1:听了这首歌后我感觉我周围到处充满了友谊,非常温暖。
生2:我感觉到我们的祖国真大呀!我要努力学习,掌握技能,建设大家庭。
生3: 我觉得这么多不同的民族人民能和平生活在同一个国家里,真不容易啊!
教师解说点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汉族是人数最多的民族,约占总数的90%以上,其余55个民族人数之和不到10%,因此习惯上将他们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他们居住的地方却遍布全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大家庭,感受它的团结和温暖吧!
二、创设情境,体验探究。
师:同学们一定都非常喜欢旅游吧, 今天老师就带上你们和小老虎一同去旅游,第一站我们来到北方的大草原,共同领略大草原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教师通过大屏幕播放一段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牧民策马扬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画面。同时配有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问:同学们 谁知道这是哪里的风景? (锡林郭勒大草原)
这是哪个民族人民生活的地方? (蒙古族人民生活的地方)
谁能说说他们的吃、穿、住、行有什么特点?(奶茶、奶豆腐、长袍、毡房、骑马等)
问:蒙古族曾经出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同学们谁知道,给其他同学介绍一下他的事迹。(学生讲述成吉思汗的故事)
教师小结: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我国北部的大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他们从事畜牧生产,开发了这块水草肥美的大牧场。他们饲养的牛羊等,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鲜奶。
师: 骑上蒙古族人民送给我们的骏马,一路奔跑,我们来到新疆。关于新疆你知道多少?
学生畅所欲言
说到坎儿井(教师用大屏幕播放"坎儿井"的相关资料。)
师解说:坎儿井与长城、运河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是古代吐鲁番各族劳动群众,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是吐鲁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在新疆境内的坎儿井全长5400公里,是全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 2000多年前出土的一石块上刻有吐鲁番地区坎儿井的分布图,说明了坎儿井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师:"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其结构是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四部分组成。(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师:为什么只在西北边疆地区人们发明了"坎儿井"?(引出学生探究坎儿井的构造与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人们生活状况之间的关系)
师:参观完"坎儿井",同学们不想尝尝维吾尔族人民送给我们的新疆的特产吗?(引出新疆的葡萄、哈密瓜等特产,学生尽量说)
师:品尝完美味佳肴我们又该起程了。这次我们不再骑马,换坐火车。(大屏幕出现青藏铁路线上飞奔的列车,配有歌曲《天路》)
师:我们现在乘坐的是飞奔在青藏铁路上开往西藏拉萨的列车,(教师相机介绍修建青藏铁路的历史意义)。
师:在飞驰的列车上我们来到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大屏幕展示布达拉宫的外观图片,让学生感受它的雄伟壮观,赞叹藏族人民的智慧与技能。)布达拉宫简介 :在中国西藏拉萨的红山之巅,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宫堡式古建筑群,这就是建于公元七世纪,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70米,主楼13层,高117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
相传,藏族吐蕃王松赞干布好善信佛,迁都拉萨后,经常在拉萨近旁的山上诵经祈祷,给这座山取名为"布达拉"。"布达拉"是梵语音译,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音菩萨所居之处。公元641 年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后,欣喜之余,为公主造了布达拉宫。当年所建的布达拉宫高9层,共有999间宫室,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间,堂皇壮丽。然而世易时移,布达拉宫饱受雷、电、战火劫难,历尽沧桑,破败不堪,仅存法王洞和主殿帕巴拉康。现在的布达拉宫是十七世纪以来重新修建的。 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就其功能主要分两大部分,一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地方,一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和各类佛殿。
师:看到布达拉宫,自然让我们想起一位和平的女使者--文成公主,课下请大家搜集有关故事,有机会讲一讲。
师:刚才我们一路观光,去领略了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人民居住地的风光,已经很劳累。还有那么多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地方我们还没有去,老师是再也走不动了。我们就在地图上走一走吧。
3、教师出示我国各少数民族分布图,介绍怎样看图。(要看懂地图,必须先认识图例,这幅图的左下方是这幅分布图的图例,黄色代表汉族人民居住的地方,红白条纹代表蒙古族人民居住的地方,…………………………)
问:那么蒙古族人民都居住在那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呢?(呼和浩特、银川)
4、同学们通过看图知道了蒙古人民居住的地方,那么还有哪些少数民族居住在哪里呢?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忙找一找。(组内同学交流)
5、开始班级交流,当有同学说到哪个民族时,就围绕这个民族展开话题。
学生交流后师总结(民族的组成、民族的分布):从图上我们了解了人数相对较多的部分民族以及它们的分布。其中汉族人数最多,其它民族人数较少,我们称这些民族为少数民族。
4、出示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进行了解。(学生快速浏览)
5、抢答竞赛活动:完成"我所知道的民族"
三、了解"五大民族自治区"。
1、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中央在少数民族人数较集中的地方成立了民族自治区,这些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现在,全国已建立了五个自治区。你能从分布图上找出来吗?
2、生看分布图,指出相应位置,教师相机介绍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宁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3、我国除了五大自治区外,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还建立了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此外,还建有1300多个民族乡。
4.小竞赛
教师出示一幅用粉笔画的中国政区图,让学生将少数民族名称贴到相应的位置上,以加深记忆。(以竞赛形式)
五、齐唱歌曲,情感升华
同学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多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出示书上民族集体照)这张照片就是最好的证明。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让我们一起高歌,歌唱民族的团结,歌唱民族的欢乐祥和。
师生共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七、课后延伸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了解了几个主要少数民族的居住地和风俗习惯,课后还要收集其他少数民族的相关资料,下一节课继续探究各民族的风尚和风俗。
设计意图:
《56 个民族56朵花》这一框题只应让学生简单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并让学生知道这些少数民族分别居住在那些省份,这些都是枯燥乏味的知识,学生很不愿意记忆。那么怎样把这枯燥乏味的内容上得生动活泼点,让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呢?于是,我想到了以导游带游客旅游的方式领学生到祖国各地去走走,参观各少数民族的居住地,这样就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很愿意随我出发去旅游的愿望。学生通过大屏幕边欣赏风景边了解知识,又通过抢答、贴字等形式进行社会知识强化,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