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数学五年级数学
教师招聘考试试教教案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乘法简便计算复习课(试教教案)
教学目标:
1、巩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率,并能合理的进行运用。
2、深入体会简便计算的简便性和优越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直接写出得数
①17×0.8+17×0.2 ②25×6×4 ③ 25×6+25×4 ④ 4×2×25×5
⑤101×36 ⑥5×9-8×5 ⑦ 4×1.5-1.5÷3 ⑧68+55×2
2、两生汇报,其余学生核对。
说说你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其他同学自己核对打勾。
3、将题目分类。
你能将这些题目分分类吗?
师板书: 简便计算 非简便计算
1、3、5、6、2、4 7 、 8
乘法分配律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4、你还记得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吗?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呢?
(a+b)×c=a×c+b×c a×b=b×a a×b×c=a×(b×c)
5、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乘法的简便计算”。

二、展开
1、基本练习:
(1)独立完成书本P95 第16题
(2)同桌交流,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3)全班交流
2、编题、内化知识。
你会运用这三个定律遍题吗?那怎样才能编出“好”的简便计算题呢?
(降低要求:题目的类型要怎样、数据又有什么要求呢?)
师板书:类型——多样性、典型性、难易均衡
数据——数据不宜太大,能体现优越性
2、独立编题 2分钟
3、小组交流

要求:编的题对不对。(能否进行简便计算)
编的题好不好。
整理不同类型的题目。(由组长进行整理)

4、全班交流、展示。
5、题目的类型有补充吗?
5、有选择的全班进行简便计算
6、教师引导提高
通过改变学生的题目,将层次提高。
(a±b)×c=a×c±b×c
a×c +b×c+d×c=(a+b+d)×c
a×c +b=(a+d)×c
拆数
含有小数的简便计算
a.b×c+de×0.c=(a.b+d.e)×c
7、小结:简便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个很重要的步骤,你体会到了吗? 凑整
(学生没体会到,教师可以在10、100、1000下面画横线)

三、拓展、提高
1、完成P95第17题。
2、101×99-25×99×4 65×132-13×31×5-65

9999×4+1111×64 43×22+33×28


教后随想:

记得教研员黄文娟老师和我说让我上一堂四年级的数学复习课时,我听了以后呆住了。一、时间太紧只有5、6天的准备时间;二、复习课究竟该怎么上我脑子里一片空白。但我还是答应了,我想这次机会来之不易啊。星期四上完学校的校教研课后,我就开始着手准备。先选择上课的内容,再上网查询有关资料,接着开始写教案,最后做课件。当我胸有成竹的开始试教时,我才发现这节课的设计失败了。上完课后,黄文娟老师和学校所有的数学教师都留了下来,和我一起探讨失败的原因。大家一致认为这节课似乎有点不象一节复习课,那复习课的究竟该怎么上呢?带着疑问认真地听着老师们的意见,脑子有了一丝头绪。
小学数学复习课应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份量。根据小学数学内容的逻辑性、严密性与系统性的特点及人的遗忘规律,复习课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由于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在大脑皮层留下暂时联系的痕迹,但是过了一些时间,这些痕迹又会逐渐模糊,产生遗忘;而且学生由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到认识事物的本质,进而认识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必须有个反复;另一方面,由于教材编排考虑儿童年龄及认知结构特点,不能完全根据知识本身的系统编排,许多知识是在不同的阶段甚至在不同的年级分散出现的,所以就要把这些分散的知识通过复习课有机地加以整理,概括提高,以体现其知识的系统性。如果各个知识之间互不联系或联系甚少,这些知识就不能有序地保留在记忆里,只有注意从不同角度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并组成有机整体,才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这是小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所必需的。对于小学数学复习课,黄文娟老师提出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此加深理解。她还说复习课要理清“脉络”,分清主次,加以概括,以简驭繁,不仅巩固已学的知识,防止遗忘,而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智力。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我明确了《乘法简便计算》复习课的目标,应该先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再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来设计教案。于是,我放下手中的工作,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复习前的前测工作,这些题目都是摘自于平时孩子们经常做错的题目。
①0.25×27×4 ②45×36+64×45
③1.25×32×25 ④0.96×25
⑤8.8×125 ⑥99×99+99
⑦1.08×25 ⑧8×25×1.25×4
⑨89×101-89 ⑩3.3×1.03
通过练习,我进行了整理。错误较少的是①、②、③和⑧,而对于两数相乘,拆其中的一数的题型错误很多。以8。8×125为例:

错误题例 (1)8.8×125
=(8+0.8)×125
=8×125+0.8
=1000.8

(2)8.8×125
=(8+0.8)×125
=8×125×0.8×125
=100000

(3)8.8×125
=(8×1.1)×125
=(8×125)×(1.1×125)
=137500
分析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混淆了。

除了这种题型的错误以外,⑥和⑨学生也有大量的错误,错误原因是没有找到隐藏着的“1”。以89×101-89为例:
89×101-89
=89×(100+1)-89
=89×100+89-89
=8900
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但计算的过程却不是很简便,如果能找到隐藏着的“1”,那么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就很简便了。
89×101-89
=89×(101-1)
=89×100
=8900
根据学生的前测情况,我又重新的设计了教案。先让学生在课前对乘法简便计算这块内容自行进行整理,然后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式,接着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卷中的题目。(直接可以套用)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对前测中的两种错误题型进行强化讲解和练习。
第二天,天下着鹅毛大雪,学校还停了电,和教研组长余文法老师商讨过晚上修改好的教案后,我又在五(2)班进行了第二次的试教。整个复习课的教学环节清晰了,教学的重点也有所突破。课后,黄文娟老师和全校的数学教师又一次聚在会议室里,对这节课进行了第二次的讨论。老师们对课的环节修改表示肯定,但对一些小环节还提出了一些意见,如:在出示了学生的两种不同算法后,要让学生自己发现两种解法的不同之处,不要老师替代;出示第二组题组时,不要逐题出示,讲一题做一题,这样降低了练习的难度;在练习的设计上再多动一些脑筋,更吸引学生一些等。
接受了众多老师的意见后,我修改好了教案后,又在第二天前往饮马井巷小学进行了第3次试教。试教后,整个教学环节不变,又增加了一个改错练习。(见教案),目的是对题组题进行巩固。

教学内容:乘法简便计算复习课(试教后修改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巩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率,并能合理的进行运用。
2.深入体会简便计算的简便性和优越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谈话引入: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乘法的简便计算”,课前我们同学已经进行了知识的整理。谁愿意将自己的整理单和大家一起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
(3)我们灵活地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能使一些乘法计算变的简便。就让我们开始
今天的数学高峰的攀登吧1

二、展开
1、基本练习:
(1)你能灵活地运用这些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吗?独立完成练习纸的第1大题。
(2)同桌交流,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3)全班交流
2、题组练习:
(1)拆数 拆成两数相加 拆成两数相乘
0.25×44 =0.25×(40+4) =0.25×(4×11)
=0.25×40+0.25×4 =0.25×4×11
=11 =11
运用乘法分配率 运用乘法结合率
进行简便计算 进行简便计算。

① 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同:两数相乘,拆其中的一个数44。追问:为什么拆44呢?
异:拆成两数相加,乘法分配律
拆成两数相乘,乘法结合律
② 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③口答练习:(这些题目都是从同学们收集的易错题里整理出来的题目。)
拆哪个数,怎么拆,再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25×32 33×1.03 2.7×99

(2)在同学们整理的易错题中张老师还发现了这种题型的题目。
整体把握全题:
①直接完成题组练习
99×99+99
0.93×101-0.93
65×132-65×31-65
②反馈
③“1”是怎么来的?
④找此组题的共同点。
3.小结:
4、改错练习(题略)

三、拓展、提高
1. 0.96×25        10.1×990-99
2. 完成P95第17题

教后随想:

上完区的教研复习课后,轻轻地舒了一口气,至少比我试教时的感觉要好的多。但是同行的老师还是给我提了一些中肯的意见。

1、练习的素材最好来自与学生,让学生自己归纳整理。

2、更多的关注后进生,能及时地发现他们在计算时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讲评,而不要过多的请尖子生来回答。

3、教师的语言再简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