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想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中的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在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注意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本节课,主要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在备这节课时,通过和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对话, 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总体设计思路)在设计这堂课时,我充分利用光盘来上课,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我采取的使用光盘方式是:让学生有选择性的观看光盘中创设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学习,然后继续播放光盘揭示问题,达到与电视教师、学生的多边交流,逐步实现教学全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五一节马上又到了,以前五一节时大家有没出去游玩吗?(生)
节假日老师经常带天仪去玩,并给她照些相,留下她逐步成长的过程,大家看
(出示相片并加以简单介绍)
并通过探索相片究竟有多大引入面积问题。
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求面积,我们来听听新老师的介绍(利用名师光盘,0:24—1:03)
(通过机内外共同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观察猜测
师:(出示相片)大胆地估计一下,这张相片的面积可能是多少?(生)
师:到底是多少平方分米呢?(教师把这幅相片的背面展示给学生,相片的背面画有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小方格。)你们数一数,这幅相片的面积是多少?(生)
师:你是怎么数的?请你大胆地猜测一下,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系?(生)
师结合相片动态演示长、宽发生变化,面积也随之变化,得出长方形面积与长、宽都有关系。
(组织猜想、估计相片的面积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关系,为下面的探究作好铺垫)
三、自主探究
启发学生观察思考: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然后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操作后,组织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面积、长、宽的数据。
同桌互相讨论。生汇报。
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播放机生疑问)
师:是啊,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用长乘宽呢?你有什么方法验证?
生动手验证汇报。
小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追问:在面积公式中,长×宽实际上表示的是什么?
教师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使学生直观地看到:长是几厘米,沿着长边就可以摆几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宽是几厘米,就可以摆这样的几排。
由此使学生理解:长×宽实际上表示的是长方形中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
接下来借助课堂练习“做一做”,适当结合光盘里生的发现,引导迁移发现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组织学生操作,用摆的活动并结合光盘揭示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经历探索研究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自己探索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感悟到“长×宽”的算理,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3题
一张长方形桌面长14分米,宽6分米,要配上一块同样大小的玻璃,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数学书封面、黑板面,一块手帕,三样物品任选一种,小组同学合作测量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3、教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计算出篮球场的面积和半场的面积。
五、拓展延伸
1、一个长方形面积是24平方分米,它的长是( )分米,宽是( )分米。
2、李小林要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一块正方形的菜园,有一面靠墙,用长24米的篱笆围起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图略)
(在“实践应用”和“拓展延伸”两个环节,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从多种角度训练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样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